首页 理论教育 凝胶剂的分类及应用场景详解

凝胶剂的分类及应用场景详解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限局部用于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道和直肠等。乳液型凝胶剂又称为乳胶剂。由天然高分子基质如西黄耆胶制成的凝胶剂也可称为胶浆剂。凝胶剂有单相凝胶与两相凝胶之分。两相凝胶,亦称混悬型凝胶,是由小分子药物胶体小粒子以网状结构存在于液体中,具有触变性,如氢氧化铝凝胶剂。单相凝胶是由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凝胶剂,又分为水性凝胶和油性凝胶。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水凝胶为基质的凝胶剂。

凝胶剂的分类及应用场景详解

一、概述

(一)概念与分类

凝胶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均一、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主要供外用。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限局部用于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道和直肠等。乳液型凝胶剂又称为乳胶剂。由天然高分子基质如西黄耆胶制成的凝胶剂也可称为胶浆剂。

凝胶剂有单相凝胶与两相凝胶之分。两相凝胶,亦称混悬型凝胶,是由小分子药物胶体小粒子以网状结构存在于液体中,具有触变性,如氢氧化铝凝胶剂。单相凝胶是由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凝胶剂,又分为水性凝胶和油性凝胶。

(二)质量要求

凝胶剂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凝胶剂应均匀、细腻、常温时保持胶状,不干涸或液化;②混悬型凝胶剂中的胶粒应分散均匀,不应下沉结块;③根据需要,凝胶剂中可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乳化剂、增稠剂和透皮吸收促进剂等;④凝胶剂基质不应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⑤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应遮光密封,置于25℃以下贮存,并应防冻。

二、水性凝胶基质

水性凝胶的基质一般由西黄耆胶、明胶、淀粉、纤维素衍生物、聚羧乙烯、卡波普和海藻酸钠等加水、甘油或丙二醇等制成;油性凝胶的基质常由液状石蜡与聚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构成。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水凝胶为基质的凝胶剂。

水性凝胶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剂型,具有美观、易涂展、不油腻、生物利用度高、易洗除、不污染衣物等许多优点。其缺点是易失水和霉变,常须添加保湿剂和防腐剂,且用量较大。另外可根据需要加入抗氧剂、增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等附加剂。

(一)卡波姆

商品名为卡波普,系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按黏度不同常分为卡波姆934、卡波姆940、卡波姆941等。本品是一种引湿性很强的白色松散粉末,可以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溶解。其分子结构中的羧酸基团使其水分散液呈酸性,1%水分散液的pH约为3.11,黏性较低。当用碱中和时,随大分子逐渐溶解,黏度也逐渐上升,在低浓度时形成澄明溶液,在浓度较大时形成半透明状的凝胶。在pH6~11有最大的黏度和稠度,本品制成的基质无油腻感,涂用润滑舒适,特别适宜于治疗脂溢性皮肤病。与聚丙烯酸相似,盐类电解质可使卡波普凝胶的黏性下降,碱土金属离子以及阳离子聚合物等均可与之结合成不溶性盐。强酸也可使卡波普失去黏性,在配伍时必须避免。

(二)纤维素衍生物

纤维素经衍生化后成为在水中可溶胀或溶解的胶性物。调节适宜的稠度可形成水溶性软膏基质。常用的有MC和CMC-Na,两者常用的浓度为2%~6%。前者缓缓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但湿润、放置冷却后可溶解,后者在任何温度下均可溶解。本类基质涂布于皮肤时有较强黏附性,较易失水,干燥而有不适感,常须加入约10%~15%的甘油调节。制成的基质中均须加入防腐剂,常用0.2%~0.5%的羟苯乙酯。在CMC-Na基质中不宜加硝(醋)酸苯汞或其他重金属盐作防腐剂。也不宜与阳离子型药物配伍,否则会与CMC-Na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影响防腐效果或药效,对基质稠度也会有影响。

三、凝胶剂的制备

(一)制备

水凝胶剂制备时,通常将处方中的水溶性药物先溶于部分水或甘油中,必要时加热;处方中,其余成分按基质配制方法先制成水性凝胶基质,再与药物溶液混匀,然后加水至足量搅匀即得。水不溶性药物,可先用少量水或甘油研细、分散,再与基质搅匀。

凝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www.xing528.com)

(二)质量检查

《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凝胶剂的一般质量要求有:混悬型凝胶剂中胶粒应分散均匀,不应下沉、结块;凝胶剂应均匀、细腻,在常温时保持胶状,不干涸或液化;凝胶剂应避光、密闭贮存,并应防冻;应做粒度微生物等多项检查。

1.粒度 除另有规定外,混悬型软膏剂取适量的供试品(含饮片细粉的软膏剂),置于载玻片上涂成薄片层,薄层面积相当于盖玻片面积,共涂3片,照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通则0928第一法)测定,均不得检出大于180 μm的粒子。

2.装量 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通则0942)检查,应符合规定。

3.无菌 除另有规定外,用于烧伤〔除程度较轻烧伤(Ⅰ°或浅Ⅱ°外)〕或严重创伤的软膏剂,照无菌检查法(通则1101)检查,应符合规定。

4.微生物限度 除另有规定外,照微生物限度检查目的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和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6)及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则1107)检查,应符合规定。

四、典型处方分析

例 硝酸咪康唑凝胶剂

【处方】硝酸咪康唑20 g(主药);卡波姆940 10 g(凝胶基质);三乙醇胺12 g(pH调节剂);甘油80 g(保湿剂);乙醇500 mL(药物的溶剂);平平加0-15 60 g(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剂);亚硫酸氢钠0.5 g(抗氧剂);依地酸二钠0.5 g(金属螯合剂);月桂氮酮10 mL(透皮促进剂);蒸馏水加至1000 g(溶剂)

【制法】将亚硫酸氢钠、依地酸二钠溶于水中;搅拌下加入卡波姆,溶胀得卡波姆胶液;将硝酸咪康唑溶于乙醇中,加入甘油、平平加0、月桂氮酮,搅拌均匀得药物溶液;将药物溶液加入卡波姆胶液,搅匀,加入三乙醇胺即得硝酸咪康唑凝胶。

例 双氯芬酸钠凝胶剂

【处方】双氯芬酸钠5g;卡波姆940 5 g;丙二醇50 g;三乙醇胺7.5 g;乙醇150 mL;羟苯乙酯0.5 g;纯化水加至1000 g

【制法】将卡波姆940加入适量纯化水中,放置过夜,使其充分溶胀,加入三乙醇胺,边加边搅拌,使其成为凝胶基质。另取双氯芬酸钠、羟苯乙酯溶于丙二醇及乙醇中,在搅拌下加入凝胶基质中,在加纯化水至足量,搅匀,即得。

【用途】本品为透明状半固体凝胶。本品用于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轻至中度疼痛,也可用于骨关节炎的对症治疗。

岗位对接】

对应岗位软膏剂调剂工、软膏剂灌装工、制剂质量检查工、制剂包装工。应具备:①掌握软膏剂配制和灌封岗位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要点,能熟练操作软膏剂配制、灌封的机械设备;②能看懂软膏剂生产工艺流程图与设备平面布局图;③能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剂量器具、乳化机、灌封机等本工种设备;④能正确使用融变时限测定仪等设备;⑤具有处理软膏剂生产过程中一般事故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