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泵站老化的定性发展过程

分析泵站老化的定性发展过程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全国2000万kW固定泵站提水功能、排灌面积和投入运行年数三项指标综合分析,约有1/4~1/3泵站处于“挣扎”状态或“半挣扎”状态。上述分析仅就泵站个体而言,对于泵站群体反映出来的老化发展过程,也有类似于图3-2所示综合老化度逐年增加的现象;只不过对一个群体而言,“挣扎”状态一般不大可能出现。

分析泵站老化的定性发展过程

所谓定性分析是基于一些泵站的老化发展实际过程,加以统计归纳和推理而得出的一般带有规律性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定性描述。

就一个泵站(个体)而言,它的一般老化发展过程大体是:

(1)泵站在建成后1~5年范围内,处于新工程新设备最佳运行阶段,此阶段可比喻为人的青少年时期。不仅从理论上说,而且实际发生情况也是如此,此阶段泵站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老损外部症状。

(2)泵站建成投入运行5~10年范围内,在某些局部有可能会开始出现一些老损症状,但对绝大多数泵站而言,泵站仍处于较佳运行阶段,仍属轻度老化阶段(可比喻为中年前期)。在这个阶段;泵站维护检修工作量不大。

(3)当泵站投入运行进入10~15年范围,泵站各组成部分的老损外部症状开始日渐明显增多,而且会不时出现少数部件需要更换(特别是那些比较脆弱的电气元件)的现象,同时工程设备大修周期缩短,一般在1~2年内要求进行一次大修,为保持正常运行,适时大修必不可少。在此阶段可比喻为人的中年后期。

(4)随着年复一年的推移,泵站进入15~20年范围,此时泵站不仅更多的出现老损外部症状,而且也伴随产生功能衰退,效益衰减等整体老化综合症状,此阶段可比喻为人的老年初期阶段,对大修和更新有更大的依赖性,如不能适时足量的给予满足,功能和效益会加速的衰减。(www.xing528.com)

(5)一旦泵站投入运行进入20~25年范围,相当于人到了老年晚期阶段,此时如不能及时地大修和充足地更新,而是修修补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泵站则处于“挣扎”状态。所谓“挣扎”状态,是指泵站一方面每年仍要满负荷的运行生产以满足用户的最大需要,另一方面泵站本身老损严重,带病运行,这种要求和可能的不协调状况,势必只能拼设备,吃老本,冒着工程设备乃至人身极不安全的风险去“挣扎”着勉强运行。一旦工程设备失效停机,对用户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说,主管部门和主管人员对“挣扎”时期的认识和所采取的措施极为重要。

就全国2000万kW固定泵站提水功能、排灌面积和投入运行年数三项指标综合分析,约有1/4~1/3泵站处于“挣扎”状态或“半挣扎”状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查的174处大型泵站情况也大体如此。

据了解,许多泵站经过1986~1991年的约五年的“挣扎”,表现出来的种种被动局面和经济效益的损失,使各级主管部门对此严重性有所认识,因而采取了一些“大手术”措施,从而恢复了不少泵站的“青春活力”。也有部分泵站,由于受经济投入额限制,只动了中等“手术”,使之恢复到中年期,甚至动了小“手术”,只是恢复到中年后期或老年初期阶段,使之处于“半挣扎”状态和低技术水平下运行。对于上述分析的泵站老化过程如图3-2所示。人们最不希望的是等到4-4曲线或5-5曲线运行状态时才采取措施,过晚更新改造不仅风险大,效益损失大,而且投入会更大。值得政府管理层算清这笔得失账。

最理想的运行过程应当是1—1曲线,其次是1—2曲线,1—3曲线并不理想,但它又是我国许多泵站目前所要争取的一种较好的运行过程线,一是风险大;二是效益损失太大;三是过晚更新改造投入花费太大。

上述分析仅就泵站个体而言,对于泵站群体反映出来的老化发展过程,也有类似于图3-2所示综合老化度逐年增加的现象;只不过对一个群体而言,“挣扎”状态一般不大可能出现。即使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群体“挣扎”状态,这也是很长时间(50~100年)之后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