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柔性基体流道打印技术优化方案

柔性基体流道打印技术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保证中空流道的畅通,同时避免因流道截面面积过大而导致基体体积增加,在实验过程中选用直径为2 mm的圆形流道用于灌注室温液态金属。图9.9流道打印情况[7]a.流道截面形状;b.不同截面尺寸的流道成型效果。表9.1柔性基体3D打印成型工艺参数图9.10含中空流道的柔性基体[7]

柔性基体流道打印技术优化方案

图9.9a为3种不同的流道截面形状,图9.9b为截面面积从1.5 mm×1.5 mm到3 mm×3 mm的打印结果。当设计流道的截面面积小于2 mm×2 mm时,受打印机的精度所限,成型流道无法保证完全畅通;当设计流道的截面面积大于2 mm×2 mm时,方形截面的流道在打印成型过程中需要增加支撑结构以避免流道结构的坍塌,而在复杂的流道结构中,支撑结构材料难以完全去除。为了保证中空流道的畅通,同时避免因流道截面面积过大而导致基体体积增加,在实验过程中选用直径为2 mm的圆形流道用于灌注室温液态金属。

在设计流道结构时,相邻流道之间应留有合适的距离以避免灌注室温液态金属后发生泄漏[16,17]。为避免因泄漏导致电路短路,设定相邻两条中空流道之间的距离为单条挤出纤维宽度的3倍,保证在成型过程中至少有3条纤维用于阻挡液态金属泄漏接触。流道的长度可根据电路结构的设计适当加以选择,根据图9.2b所示电路布线结构,选择最短的流道长度为10 mm。

为保证成型流道的贯通性以及流道间实体结构填充的密封性,根据工艺参数对柔性基体打印成型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选择如表9.1所示的最优工艺参数打印成型柔性基体,结果如图9.10所示。

图9.9 流道打印情况[7](www.xing528.com)

a.流道截面形状;b.不同截面尺寸的流道成型效果。

表9.1 柔性基体3D打印成型工艺参数

图9.10 含中空流道的柔性基体[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