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优化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优化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画出装配尺寸链图后,就可判断出增、减环,其判断原则与工艺尺寸链中增、减环的判断原则相同。因此,查找装配尺寸链时,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下,可忽略那些影响较小的次要因素,使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适当简化。图7-30车床主轴轴线和尾座套筒轴线等高的装配尺寸链由于尺寸e1、e2、e3的数值相对于A1、A2、A3的误差较小,故装配尺寸链可简化为图7-31所示结果。因此,在建立装配尺寸链时要求组成环的环数应尽量少一些。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优化

和工艺尺寸链一样,装配尺寸链也分为组成环和封闭环。其中,组成环是对装配精度有直接影响的零部件的尺寸或位置尺寸;而封闭环则是不同零件或部件的表面或轴心线间的相对位置尺寸(即装配精度),它是装配过程最后形成的,不能独立变化。

1)建立装配尺寸链的一般步骤

(1)确定封闭环。根据定义,找出装配过程最后形成的尺寸,也就是要求保证的装配精度,即为封闭环。

(2)确定组成环。组成环的确定就是找出相关零件及其相关尺寸,方法为:取封闭环两端的两个零件作为起点,沿着装配精度要求的位置方向,分别查明装配关系中影响装配精度要求的有关零件尺寸,直到两边汇合为止。所经过的尺寸都为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

(3)画装配尺寸链图。在确定了封闭环和组成环之后,将各环首尾相连,即可画出装配尺寸链图。画出装配尺寸链图后,就可判断出增、减环,其判断原则与工艺尺寸链中增、减环的判断原则相同。

2)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原则

(1)简化原则。机械产品的结构通常都比较复杂,对某项装配精度有影响的因素很多。因此,查找装配尺寸链时,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下,可忽略那些影响较小的次要因素,使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适当简化。

例如,图7-30为车床主轴轴线和尾座套筒轴线等高的装配尺寸链,其组成环包括e1、e2、e3、A1、A2、A3共6个。(www.xing528.com)

图7-30 车床主轴轴线和尾座套筒轴线等高的装配尺寸链

由于尺寸e1、e2、e3的数值相对于A1、A2、A3的误差较小,故装配尺寸链可简化为图7-31所示结果。但在精密装配中,应计入对装配精度有影响的所有因素,不可随意简化。

图7-31 简化尺寸链

(2)最短路线原则。由尺寸链的基本理论可知,封闭环公差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在装配精度一定的条件下,组成环数越少,分配到各组成环的公差就越大,则组成环零件的精度就越容易保证。因此,在建立装配尺寸链时要求组成环的环数应尽量少一些。

(3)方向性原则。在同一装配结构中,当不同方向都有装配精度要求时,应按不同方向分别建立装配尺寸链。

例如,在蜗杆蜗轮副结构中,为了保证蜗杆蜗轮的正常啮合,蜗杆蜗轮副两轴线间的距离、垂直度以及蜗杆轴心线与蜗轮中心平面的重合度均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这是3个不同方向的装配精度,因此需要在3个不同方向上分别建立装配尺寸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