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料具管理分类与概念的分析介绍

料具管理分类与概念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料具管理是指为了满足施工所需而对各种料具进行计划、供应、保管、使用、监督和调节等的总称。b.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堆料场地、搭设仓库。小型工具和机械则可采取“定包”办法。这部分工具对班组实行定包,特别是一些劳保用品,要发放到每个工人,并监督工人正确使用,让工人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料具管理分类与概念的分析介绍

料具是材料和工具的总称。材料是劳动对象,指人们为了获得某些物质财富在生产过程中以劳动作用其上的一些物品。按其在施工中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等。工具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指人们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料具管理是指为了满足施工所需而对各种料具进行计划、供应、保管、使用、监督和调节等的总称。它包括流通(供应)和消费两个过程。

1)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建筑材料(包括形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构配件以及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其他材料)的消耗场所,现场材料管理在施工生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内容。

①施工准备阶段现场材料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工程概况,调查现场条件,计算材料用量,编制材料计划,确定供料时间和存放位置。

a.根据施工预算,提出材料需用量计划及构配件加工计划,做到品种、规格、数量准确。

b.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堆料场地、搭设仓库。堆料场地要平整、不积水,构件存放地点要夯实。仓库要符合防雨、防潮、防盗、防火要求。木料场必须有足够的防火设施。料场和仓库附近道路畅通,有回旋余地,便于进料和出料,雨季有排水措施。

c.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进度,考虑材料供应的间隔期,安排各种材料的进场次序和时间,组织材料分批分期进场,做到既能尽量少占用堆料场地和仓库,又能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留有适当的储备。

②施工阶段现场材料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进场材料验收,现场材料保管和使用。

材料管理人员应全面检查、验收入场材料,应特别注意规格、质量、数量等方面;还要妥善保管,减少损耗,严格按施工平面图计划的位置存放。(www.xing528.com)

③施工收尾阶段现场材料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保证施工材料的顺利转移,对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过筛、挑拣复用,随时处理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

2)工具管理

(1)工具的分类

按工具的价值和使用期限分为固定资产工具、低值易耗工具、消耗性工具;按工具的使用范围分为专用工具、通用工具;按工具的使用方式分为个人使用工具、班组共用工具。

(2)工具管理方法

大型工具和机械一般采用租赁办法,就是将大型工具集中一个部门经营管理,对基层施工单位实行内部租赁,并独立核算。基层施工单位在使用前要提出计划,主管部门经平衡后,双方签订租赁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规定奖罚界限。这样就可以适应大型工具专业性强、安全要求高的特点,使大型工具能够得到专业、经常的养护,确保安全生产。

小型工具和机械则可采取“定包”办法。小型工具是指不同工种班组配备使用的低值易耗工具和消耗工具。这部分工具对班组实行定包,特别是一些劳保用品,要发放到每个工人,并监督工人正确使用,让工人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周转材料、模板、脚手架料管理,则可以按照现场材料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