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插装式压力控制阀的设计与应用

插装式压力控制阀的设计与应用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插装阀的压力控制组件有溢流控制组件、顺序控制组件和减压控制组件三类。由式(5-7)和式(5-8)可得因为溢流阀主阀阀芯两端面积比为AA∶AX=1∶1.04≈1,而主阀阀芯上的平衡弹簧刚度极小,k2<

插装式压力控制阀的设计与应用

插装阀的压力控制组件有溢流控制组件、顺序控制组件和减压控制组件三类。下面着重介绍溢流阀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1.插装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如图5-12所示,其结构主要由主阀的锥式插装件1、带先导调压阀的控制盖板2组成。当系统压力pA低于先导阀调压弹簧的调定压力时,导阀及主阀均关闭,腔Ⅰ、Ⅱ、Ⅲ中油压力都相等。当系统压力pA大于调压弹簧的调定压力时,先导阀开启,腔Ⅲ中的油液流往油箱,腔Ⅰ中的油经阻尼孔、腔Ⅱ流到腔Ⅲ,产生压降。当腔Ⅱ中的油压力低于腔Ⅰ时,主阀被抬起,进出油口打开而溢流。

当忽略液动力,阀口开启时,导阀阀芯上的力平衡方程为

pXa=k1(y0+y)(5-7)

式中a———导阀阀芯受力面积;

pX———导阀阀芯上作用的液压力;

k1——导阀调压弹簧刚度

y0——导阀弹簧预压缩量;

y——导阀阀芯位移量。

978-7-111-35891-6-Chapter05-17.jpg

图5-12 插装溢流阀结构原理图

a)结构图 b)图形符号1—主阀 2—盖板

当忽略摩擦力、阀芯重力和液动力时,主阀阀芯上的力平衡方程为

pAAA=pXAX+k2(x0+x)(5-8)式中pA——主阀阀芯A腔压力;

pX——主阀阀芯上腔(腔Ⅱ)压力;

AA——主阀阀芯A腔受力面积;

AX——主阀阀芯上腔受力面积;

k2——主阀弹簧刚度;(www.xing528.com)

x0———主阀弹簧预压缩量;

x———主阀阀芯开启时的位移量。

由式(5-7)和式(5-8)可得

978-7-111-35891-6-Chapter05-18.jpg

因为溢流阀主阀阀芯两端面积比为AA∶AX=1∶1.04≈1,而主阀阀芯上的平衡弹簧刚度极小,k2<<k1,且a<<AA,故可得

978-7-111-35891-6-Chapter05-19.jpg

从式(5-9)可以看出,插装式溢流阀的调整压力pA取决于导阀调压弹簧的调定压力。由于导阀开启时阀芯位移量y很微小,即y<<y0,故可得

978-7-111-35891-6-Chapter05-20.jpg

从式(5-10)可以看出,当导阀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y0调定以后,溢流阀的工作压力pA就是一个定值。

2.插装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图5-13为定值输出型先导式减压阀的结构图。它也是由主阀(插装件)和先导调压阀两部分组成的,其功用是减压与稳压。其工作原理如下:A腔为一次压力(进口压力)油腔,与系统主油路相接,B腔为减压后的二次压力(出口压力)油腔,与负载相接。

978-7-111-35891-6-Chapter05-21.jpg

图5-13 插装减压阀

a)结构图 b)图形符号1—位移轴承 2—阻尼孔 3—节流阀芯 4—节流阀套 5—先导锥阀 6—单向阀 7—阀套 8—复位弹簧 9—主阀阀芯

1)当B腔负载压力小于先导调压阀调整压力时,先导锥阀5关闭。其油路为:A→孔2→节流阀阀芯3→节流阀套4→主阀阀芯9上端。由于AX=AB,当pA>pB时,pXAX>pBAB推主阀9向下移动,主阀口打开(弹簧8很软),不起减压作用,油从A→B。

2)当B腔负载压力增加时,A腔压力随之增加。当pA>py(先导阀调整压力),先导锥阀5开启,主阀上腔压力≈pX(基本维持先导阀调定压力),若此时减压口(主阀口)开度较大,pB>pX,因为AX=AB,pBAB>pXAX推主阀向上,关小减压口,压降增大,pB变小,达到pB=pX时,主阀阀芯维持在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起到了减压作用。

3)当B腔为封闭负载时(如B腔所接的液压缸活塞已走到行程终止位置),A腔油不能流到B腔,pB升高,主阀阀芯迅速向上,减压口完全关闭。若pB仍大于pX,使单向阀6打开,B腔与阀芯9上腔连通,保持pB=pX,在封闭负载情况下,此时导阀仍开启,少量油经导阀流往油箱,仍然保持出口为先导阀的调定值,起到减压和稳压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