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感器的定义及作用介绍

传感器的定义及作用介绍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被测量通过传感器的敏感元件转换成一个与之有确定关系、更易于转换的非电量。图1-5 用于卫星的CCD视觉传感器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传感器的定义及作用介绍

1.传感器的定义

国家标准GB 7665—2005《传感器通用术语》对传感器的定义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传感器的定义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意思:①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②它的输出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③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量要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这种量可以是气、光、电量,但主要是电量;④输出与输人有对应关系,巨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

关于传感器,我国曾出现过多种名称,如发送器、传送器、变送器等,它们的内涵相同或相似,所以近来已逐渐趋向统一,大都使用“传感器”这一名称了,但是由于行业的习惯问题,有些传感器还是被称呼为“变送器”,因此在本书的部分章节中也会出现“变送器”等宇样,以便能更贴近行业应用。

传感器从宇面上可以作如下解释:传感器的功用是一感二传,即感受被测信息,并传送出去。

传感器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978-7-111-41172-7-Chapter01-1.jpg

图1-1 传感器组成框图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多为易于处理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等。图1-1中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元件。即被测量通过传感器的敏感元件转换成一个与之有确定关系、更易于转换的非电量。这一非电量通过转换元件被转换成电参量。转换电路的作用是将转换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压、电流或频率量。

图1-2是一种气体压力传感器的示意图,膜盒2的下半部与壳体1固接,上半部通过连杆与磁心4相连,磁心4置于两个电感线圈3中,后者接入转换电路5。

这里的膜盒就是敏感元件,其外部与大气压力相通,内部感受被测压力,当压力变化时,引起膜盒上半部移动,即输出相应的位移量。

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它把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在图1-2中,转换元件是可变电感线圈3,它把输入的位移量转换成电感的变化。

978-7-111-41172-7-Chapter01-2.jpg

图1-2 气体压力传感器

978-7-111-41172-7-Chapter01-3.jpg

图1-3 热电偶

实际上,有些传感器很简单,如采用开环系统;有些则较复杂,如采用带反馈的闭环系统。最简单的传感器由一个敏感元件(兼转换元件)组成,它感受被测量时直接输出电量,如热电偶就是这样,如图1-3所示(具体原理将在第2章介绍)。

有些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有些传感器,转换元件不只一个,要经过若干次转换。

敏感元件与转换元件在结构上常是装在一起的,而转换电路为了减小外界的影响也希望和它们装在一起,不过由于空间的限制或者其他原因,转换电路常装入别的电箱中。尽管如此,因为不少传感器要在通过转换电路后才能输出电量信号,从而决定了转换电路是传感器的组成环节之一。

2.传感器的作用(www.xing528.com)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图1-4为用于食品包装传输线上的食品到位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978-7-111-41172-7-Chapter01-4.jpg

图1-4 食品包装传输线上的食品到位检测用光电传感器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c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秒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的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带动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总而言之,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极其广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图1-5所示就是用于卫星的CCD视觉传感器。

978-7-111-41172-7-Chapter01-5.jpg

图1-5 用于卫星的CCD视觉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匹配的新水平。

3.传感器分类

根据某种原理设计的传感器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物理量,而有时一种物理量又可以用几种传感器测量。传感器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但目前对传感器尚无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如下四种:

1)按传感器的物理量分类,可分为位移、力、速度、温度、湿度、流量、气体成分等传感器。

2)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霍尔、光电、光栅、热电偶等传感器。

3)按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可分为输出为开关量(“1”和“0”或“开”和“关”)的开关型传感器;输出为模拟量的模拟式传感器;输出为脉冲或代码的数宇式传感器。

4)根据传感器的能量转换情况,可分为能量控制型传感器和能量转换型传感器。

①能量控制型传感器:在信息变化过程中,其能量需要外电源供给。如电阻、电感、电容等电路参量传感器都属于这一类传感器。基于应变电阻效应、磁阻效应、热阻效应、光电效应、霍尔效应等的传感器也属于此类传感器。

②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主要由能量变换元件构成,它不需要外电源。如基于压电效应、热电效应、光电动势效应等的传感器都属于此类传感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