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影响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影响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透析膜在使用过程直接与活体组织或血液接触,因此要求两者有良好的相互关系,即材料对于活体要有生物相容性。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直接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指标逐步完善,其中透析中血、膜间相互作用引起的血小板活化是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影响

透析膜在使用过程直接与活体组织或血液接触,因此要求两者有良好的相互关系,即材料对于活体要有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对材料的生化反应,主要包括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免疫反应等。血液相容性包括的内容很广,主要指膜材料与血液接触时不引起凝血血小板的黏着和凝聚,没有破坏血液中有形成分的溶血现象,也就是不产生凝血和溶血。组织相容性是指活体与材料接触时活体组织不发生炎症和排拒,而材料本身不发生钙沉淀。免疫反应是反应免疫体系中各成员(抗原、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组织)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免疫学现象。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直接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就提出了评价透析器和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方法,但只局限于观察释放入血的毒性物质及血、膜接触发生的血液凝集和血栓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指标逐步完善,其中透析中血、膜间相互作用引起的血小板活化是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成分与异己物质透析膜接触,直接激活血小板和内源性凝血途径,并激活补体,导致组织缺氧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引起显著的高凝状态,同时激发了高纤溶状态,这种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增加。(www.xing528.com)

Cases等测定了用铜仿膜、醋酸膜、血仿膜以及合成膜透析后血液中P-选择素(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最特异性的标志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血小板活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铜仿膜>醋酸膜>血仿膜>合成膜,提示合成膜的生物相容性最好,铜仿膜的生物相容性最差。钱正子等观察发现,醋酸纤维膜透析后P-选择素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聚砜膜,并认为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是防止体外循环凝血、保证透析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长期存活率的必备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