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N结的特性及基础原理

PN结的特性及基础原理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PN结形成的过程中,多数载流子的扩散和少数载流子的漂移共存。最后,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基本稳定,即PN结形成。图5.3PN结的形成若在PN结两端外加电压,即给PN结加偏置,PN结中将有电流流过。此时PN结对外电路呈现较高的电阻,这种状态称为反向截止。图5.4外加电压时的PN结PN结的上述“正向导通,反向阻断”作用,说明它具有单向导电性,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它构成半导体器件的基础。

PN结的特性及基础原理

如果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制作在同一块本征半导体基片上,在它们的交界面就会形成一层很薄的特殊导电层即PN结,如图5.3所示。PN结形成的过程中,多数载流子的扩散和少数载流子的漂移共存。开始时多子的扩散运动占优势,扩散运动的结果使PN结加宽,内电场增强;另一方面,内电场又促使了少子的漂移运动:P区的少子电子向N区漂移,补充了交界面上N区失去的电子,同时,N区的少子空穴向P区漂移,补充了原交界面上P区失去的空穴,显然漂移运动减少了空间电荷区带电离子的数量,削弱了内电场,使PN结变窄。最后,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基本稳定,即PN结形成。

PN结内部载流子基本为零,因此导电率很低,相当于介质。但PN结两侧的P区和N区导电率很高,相当于导体,这一点和电容比较相似,所以说PN结具有电容效应。又因为由不能移动的正负离子组成,其中几乎没有载流子,因此又称为空间电荷区或耗尽层。

图5.3 PN结的形成

若在PN结两端外加电压,即给PN结加偏置,PN结中将有电流流过。当外加电压极性不同时,PN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导电性能,即呈现出单向导电性。

(1)正向导通。

若PN结的P端接电源正极、N端接电源负极,这种接法称为正向偏置,简称正偏,如图5.4(a)所示。正偏时,PN结变窄,流过较大的正向电流(主要为多子电流),其方向由P区指向N区。此时PN结对外电路呈现较小的电阻,这种状态称为正向导通。(www.xing528.com)

(2)反向截止。

若PN结的P端接电源负极、N端接电源正极,这种接法称为反向偏置,简称反偏,如图5.4(b)所示。反偏时,PN结变宽,流过较小的反向电流(主要为少子电流),其方向由N区指向P区。此时PN结对外电路呈现较高的电阻,这种状态称为反向截止。

图5.4 外加电压时的PN结

PN结的上述“正向导通,反向阻断”作用,说明它具有单向导电性,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它构成半导体器件的基础。

PN结中反向电流的讨论,由于常温下少数载流子的数量不多,故反向电流很小,而且当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反向电流几乎不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反向电流又称为反向饱和电流。反向饱和电流由于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从这一点来看,PN结对反向电流呈高阻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反向阻断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征激发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导致电子-空穴对增多,因而反向电流将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长。反向电流是造成电路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电路时,必须考虑温度补偿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