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除人格障碍,了解其形成原因和表现

清除人格障碍,了解其形成原因和表现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格意义上的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范围中一种介于精神疾病与正常人之间的行为特征,因而患者既不是“精神病”,又不能算是“正常人”。人格障碍的表现十分复杂,根据其表现可分为三大类群。因为年龄愈小,人格的可塑性就愈大,因而在青春期以前不能轻易诊断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综合起来,即压力,压力形成了人格障碍。

清除人格障碍,了解其形成原因和表现

有少数人,他们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均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给人一种“脾气古怪”的感觉,心理学上就称这类人患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亦称“心理病态人格”,是指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患者以固定的反应方式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在知觉与思维方面产生适应功能的缺损,或增进自觉的痛苦,并作为倾向组成对自己对社会都不公正的、不得体的行为模式。

所谓不伴有精神症状的适应缺陷,是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例如,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过分或畸形发展,就会变得过分理智,缺乏人情味,显得僵化、死板。因此,人格障碍患者常常难以正确估价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及自身应当采取的行为方式;难以对周围环境作出恰当的反应;难以正确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和周围的人,甚至亲人发生冲突;对工作缺乏责任感,经常玩忽职守,甚至超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作出违反法律或扰乱他人及危害社会的行为。

有些人把人格障碍看成是精神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严格意义上的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范围中一种介于精神疾病与正常人之间的行为特征,因而患者既不是“精神病”,又不能算是“正常人”。

人格障碍的表现十分复杂,根据其表现可分为三大类群。

第一群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包括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

第二群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包括戏剧型、自恋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

第三群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包括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种类较多,表现各异,但各类型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第一,一般始于青春期

人格是从小逐渐形成的,人格障碍也是如此。人格障碍的特征往往从儿童期就有表现,到青春期开始显著。因为年龄愈小,人格的可塑性就愈大,因而在青春期以前不能轻易诊断人格障碍。

第二,都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这是各类型人格障碍最主要的行为特征。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行为变异,如偏执、自恋、反社会攻击等,都会给他人造成困扰,甚至带来祸害。

第三,认为自己遭遇的一切困难都是别人的错(www.xing528.com)

因此,该类人不会感到自己有缺点需要改正,而常把社会或外界的一切看做是荒谬。

第四,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例如对不道德行为没有罪恶感、伤害别人而不觉得后悔,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能做出自以为是的辩护。他们总把自己的想法放在首位,不管他人的心情和状态。

第五,心理障碍的稳固性

总是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猜疑、仇视和固有的看法带到哪里,任何新环境的气氛无不受其特点的影响。

第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其行为后果常伤及别人,使得左邻右舍鸡犬不宁,而自己却泰然自若。

第七,不自知性

总是通过别人的告发或埋怨才知他们的怪癖或不良行为,而不是自己感到有什么心情不安或想不通之事求助于人。

人格障碍的行为问题程度各有不同,轻者完全过着正常生活,只有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亲属或同事)才会领教他的怪癖。

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综合起来,即压力,压力形成了人格障碍。人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改变并非易事。但只要加强自我调适和进行各种治疗,进而疏缓压力,人格障碍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由于人格障碍主要是自我评价的障碍、选择行为方式的障碍和情绪控制的障碍,集中表现为社会环境适应不良,即不能根据外界环境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人格障碍的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对适应环境能力的训练,选择适当职业的建议与改善行为方式的指导,人际关系的调整以及优点与特长的发挥,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