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美食更美味,学会放味精的技巧及辨别真假味精

让美食更美味,学会放味精的技巧及辨别真假味精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这些菜里,即使放了味精,也无法溶解,根本没有提升鲜味的作用。所以炒蔬菜时放点味精,才能更美味。再者,味精只有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所以拌凉菜的时候就不要添加味精了。因为味精只有与盐中的钠离子相遇,鲜味才能突出。知道了放味精的学问,还要学会辨别真假味精。否则买到假味精,不仅不能提升鲜味,还会有健康之忧呢。

让美食更美味,学会放味精的技巧及辨别真假味精

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炒菜的时候,放点味精,鲜味立马提升几个档次。

但是,你知道味精为什么叫做“味精”吗?

据说,将我们每天吃的食盐用水冲淡400倍,就感觉不到咸味;普通的白糖用水冲淡200倍,也感觉不出甜味了;但是味精,用水冲淡3000倍后,却仍能感觉到鲜味,简直就是精华中的精华,所以得名“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盐,主要是特定粮食经发酵提纯出来的。而在人的味觉器官当中,有一个专门的氨基酸受体。所以当用味精炒菜时,就会刺激人体舌头味蕾上的氨基酸受体,这样人们就可以感到可口的鲜味了。

味精虽然能够提升菜的鲜味,但是放的时候却是有学问的,不是什么菜都可以放味精的。

味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pH为3.2,而我们知道,PH<7时为酸性,而数值越小酸性越大;PH>7时为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大;而PH=7时为中性,水就是中性的。而据科学家实验,味精只有在PH值6~7之间时,才会完全溶解,最大程度地提升菜的鲜味;酸性越高,越不容易溶解,无法提升鲜味;而碱性越高,味精就会产生一种叫二钠盐的东西,完全失去了提升鲜味的作用。由此可见,用醋炒的菜不要放味精,因为醋就是酸性的,比如糖醋鱼、糖醋排骨、醋溜白菜等。这些菜里,即使放了味精,也无法溶解,根本没有提升鲜味的作用。(www.xing528.com)

还有,炒肉菜的时候不用加味精。因为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这也是很多人爱吃肉的原因——自带味精,自动提升味道的鲜美程度。相比之下,蔬菜就没有这个优势了。所以炒蔬菜时放点味精,才能更美味。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再者,味精只有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所以拌凉菜的时候就不要添加味精了。因为温度不够,味精不溶解,完全起不到提鲜作用。如果非要放味精,可以先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除此之外,需要经过高温加工的饺子、春卷包子等馅里也不要放味精。因为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形成焦谷氨酸钠,虽然无毒,但也失去了提味作用。所以,在炒菜的时候,也要在即将出锅的时候加入味精。

还要注意的是,味精要用在咸口里才有提升鲜味的作用。因为味精只有与盐中的钠离子相遇,鲜味才能突出。但是也不能太咸,否在就吃不出鲜味了。味精不能用在甜味菜中,因为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知道了放味精的学问,还要学会辨别真假味精。否则买到假味精,不仅不能提升鲜味,还会有健康之忧呢。那如何辨别呢?可以取少量味精放在舌尖上。若舌感冰凉,且味道鲜美并有鱼腥味的,为合格品;若尝后有苦咸味而无鱼腥味,说明这种味精掺入了食盐;倘若尝后有冷滑、黏糊之感,并难于溶化,就是掺进了石膏木薯淀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