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价值观的根源及其对自我传播的影响

价值观的根源及其对自我传播的影响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在小事上可以受理性驱策,但是我们的根本价值观上总是受着“放羊”式价值观的驱动,只是不自觉而已。所有的价值都是自我传播的,自私的,放羊式的价值。这样的价值观是无法反驳的。讨论一种价值观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与讨论一个科学定律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不同的。放羊娃认为,放羊,娶媳妇,生娃是正确的价值观,于是他就不停地放羊,娶媳妇,生娃,并给他们灌输相应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随着子孙的繁衍而

价值观的根源及其对自我传播的影响

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的一点是,人类会理性地权衡各种短期和长期的价值。当我们面对一块香甜的蛋糕时,我们会充满食欲,但是我们也知道,为了减肥最好还是不要吃掉它。放弃短期的小价值,服从长期的大价值,很显然是对我们有利的。

但是我们的终极价值又是什么呢?如果说减肥相对于吃一顿大餐是长期利益,那么减肥是我们的终极价值吗?不是,减肥可以让我们更健康,可以更好地工作,可以活得更长。那么,活得更长,赚更多钱是我们的终极价值吗?也许还不是,因为除了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还有一些别的东西需要在乎,比如我们的名声,功业,以及子孙后代。那么子孙后代的生存是我们的终极价值吗?也许是吧。但是这又是为了什么呢?理性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子孙后代,千秋功业是我们的终极价值。

我们的理性在平衡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小价值和大价值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想拷问我们的终极价值的时候,普通、常用的价值理性系统就没有用了。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人到乡下,见到一个放羊娃。他问那个放羊娃:“你在干什么?”

放羊娃答道:“放羊。”

他又问:“放羊是为了什么?”

放羊娃说:“赚钱。”

他问:“赚钱是为什么?”

放羊娃说:“娶媳妇。”

他问:“娶媳妇是为了干什么?”

放羊娃说:“生娃。”

他问:“生娃是为了干什么?”

放羊娃说:“放羊。”(www.xing528.com)

这个故事里有一种浓浓的荒诞感。这个放羊娃并不知道自己做的一切事是为了什么,他只知道自己应该这么做。他的这套想法的来源应该是很久以前。他祖祖辈辈都是靠这套逻辑生存下来的。如果没有什么进程来打断他的生活,那么他还将祖祖辈辈继续下去,直到永远。他也许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反思他的想法是否正确。一个放羊娃即使醒悟了自己的行为的荒诞之处,不再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娃,所造成的结果也不过是一个放羊娃的消失而已。其他放羊娃仍然这么想,其他放羊娃的后代也这么想,其他放羊娃的后代的后代也这么想。子子孙孙无穷馈。

让我们换一个故事,让它显得不那么荒诞:一个放羊娃一开始的时候用原始的方式来放羊,用辛苦挣来的钱供儿子去读农业技术学校。儿子在学校学了知识,毕业以后接手了父亲的放羊工作,开始引入良种羊,改放养为圈养,而且学会了怎么给羊看病。这些改进让他们的收入大大提高。后来,放羊娃又有了孙子。由于这一家人已经很有钱了,所以可以送孙子出国学习与牧羊相关的知识。孙子博士毕业学成归来的时候,已经成为全世界牧羊专业的顶尖专家之一。他把父亲的事业又推进了一大步,让家族企业变成了跨国企业,还建立了牧羊研究所,站在了行业的雁阵之首。

这个故事看起来一点也不荒诞,相反,非常符合主流价值观,也很励志。但是我们同样要问:这一家人不断地前进,又是为了什么呢?他们只不过放羊的方式有了差别而已,所有人还是一样地赚钱,娶媳妇,生娃。当然他们放羊的方式在进步,这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价值,不过这种价值与其他价值一样没有什么根据。进步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而活得更好的人可以继续进步,所以大家都想进步。至于为什么进步,同样没有人说得清楚。他们一样无法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且,如果他们中的哪一个突然觉悟了,不想再生娃或进步了,所造成的结果也不过是他们自己后代消失而已。还有别人想继续生娃,把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娃,进步的循环继续下去。

这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或者说我们期盼中的生活。我们在小事上可以受理性驱策,但是我们的根本价值观上总是受着“放羊”式价值观的驱动,只是不自觉而已。我们“觉得”进步和延续是好的,但是我们无法从理性上找到任何依据。

如果追溯我们所有行为的终极逻辑,我们会发现,所有行为的终极逻辑都是没有逻辑。我们赚钱,是为了我们有好的生活。我们之所以渴望有好的生活,是因为我们的基因与文化让我们追求好的生活。而基因与文化之所以让我们追求好的生活,只不过是因为只有生活得比较好的人才能活下来,持续地传播基因与文化。我们希望得到知识,一方面是因为知识可以让我们得到好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有求知的欲望。而我们之所以有求知的欲望,就是因为这种欲望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更可能生存下去,继续散播知识。我们想要有后代,就是因为我们的父母都想要有后代,所以才有的我们。我们作为我们父母的后代,继承了他们的基因,也想要有后代。我们的后代,也继承我们的基因,也想有后代。所有的价值都是自我传播的,自私的,放羊式的价值。

这样的价值观是无法反驳的。比如,一个人不想有后代了,那么他就没有后代了,他也就不能持续地传播基因与思想了。在他之后,传播基因与思想的人都是想要有后代的人,所以被传播的基因与思想都是“要有后代”。一个人如果不想进步,那么他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别人并不需要在学术期刊或者辩论会上驳斥这种想法,别人只需要闷声发大财,在实际的竞争中胜过他就可以了。这种思想或者基因本身是有生命的,这生命会不断地繁衍自己。也许在一个历史时期或者某一个地区内“不要有后代”的基因或者思想会占上风,但是人总是会死的。而继续活着的人都是想要有后代的人的后代,继续活着的人都想要继续有后代。

这让人不禁想起“自私的基因”理论。一个基因被传播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基因工作的结果能让自己被传播。人是理性的,有的时候人们可以判断“自私的基因”或者“自私的模因”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是对于源头价值而言,逻辑与理性是无能为力的。个体不管选择顺从还是不顺从,都无法阻止它的传播。

价值问题的讨论在哲学上始终是一个难题。但是实际上,我们也许应该跳出个人思想与理性的圈子,在更大的范围中寻求答案。讨论一种价值观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与讨论一个科学定律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不同的。科学命题的正确与错误可以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一旦被衡量为真就会流传于世,除非被证伪。但是价值观不管被某一个主体判定为对还是错,只要它能驱使人去传播它,复制它,价值观就会一直存在。把价值观判定为对和错,似乎不如把价值观判定为“可传播的”和“不可传播”的有意义。

放羊娃认为,放羊,娶媳妇,生娃是正确的价值观,于是他就不停地放羊,娶媳妇,生娃,并给他们灌输相应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随着子孙的繁衍而扩大,所以这种价值观是可以传播的。后来,放羊娃的后代中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他们必须用古法来放羊,另一派则认为他们可以改进放羊的方法。后者会赚更多的钱,更可能娶到媳妇,能养活更多的子孙后代,所以后一派的数量越来越多。后一派的价值观比前一派的价值观更能自我复制,所以后一派的价值观就更可以传播。

价值观能否被广泛接受只取决于它实际作用的结果。一个关于价值观的理论是否正确,应该看它能否预测未来什么样的价值观可以流行,而不是看它是不是看起来顺眼或者符合某个阶层的利益。如果有一种关于价值观的理论,能通过判定价值观是“可传播的”还是“不可传播的”来预测价值观在未来是否流行,那么这种理论就是正确的。

下面,我们不会再讨论源价值观的正确与错误,而只是会讨论价值观是“可传播的”还是“不可传播的”。我们先用一些事例来说明这样的讨论是有意义的,接着我们将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讨论,在未来,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于那些自我实现型的价值观,我们将称之为“源价值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