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对恐怖主义:严防与严打并重

应对恐怖主义:严防与严打并重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对暴力恐怖主义应成为文明社会的底线共识。在某种程度上,恐怖主义比常规的战争威胁更难防范、更加可怕。对作案恐怖分子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和严肃制裁,是告慰逝者灵魂、震慑恐怖余党的必然之举。因此,应对恐怖主义不但要在事后进行“严打”,更应该在事前进行严防,不给恐怖分子作案的机会,甚至不给恐怖主义生存的土壤。

应对恐怖主义:严防与严打并重

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公共场所,随意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日18时,已造成29人死亡、140余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暴徒4名、抓获1名,当场逃走的3名暴徒也已经抓捕归案。

消息传出,世界震惊。国内领导人第一时间批示彻查严惩,联合国及部分国家领导人也对这起惨无人道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表达明确谴责。在互联网上,网友们不分东南西北都义愤填膺,希望尽快将暴徒绳之以法。面对恐怖暴徒们对人类文明和良知的肆意屠戮,每个人都应该不附带任何条件地表明反对立场。因为,在恐怖主义面前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反对暴力恐怖主义应成为文明社会的底线共识。

一般认为,恐怖主义是对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恐怖主义的暴力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突发性,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动突然的袭击。大规模的伤亡、血腥的场面、轰动的新闻效应以及长期的心理阴影都是恐怖主义者极力追求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恐怖主义比常规的战争威胁更难防范、更加可怕。能否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的挑战、战胜恐怖主义的威胁,直接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甚至一个文明的自我救赎能力。

昆明事件发生时的翔实细节,目前还不得而知。事件现场经历了怎样的残忍厮杀和激烈搏斗也还有待权威部门的进一步还原。但29条生命的流逝绝不能仅仅只带给我们愤怒和叹息,我们还必须全面、深刻地从中查找原因,尽一切努力去避免类似悲剧事件再度重演。我们期待着司法机关将这些抓捕归案的暴徒绳之以法,以万钧之势迅速挫败其嚣张气焰,降低其余党负隅顽抗和殊死挣扎对社会的可能伤害。

对作案恐怖分子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和严肃制裁,是告慰逝者灵魂、震慑恐怖余党的必然之举。然而,袭击发生后的“严打”却已经让整个社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应对恐怖主义不但要在事后进行“严打”,更应该在事前进行严防,不给恐怖分子作案的机会,甚至不给恐怖主义生存的土壤。(www.xing528.com)

绝望、偏激、狭隘、残忍往往是恐怖分子的通病。特别是恐怖分子一旦拥有了某种“主义”,上述通病会迅速集结为反社会、反人类的组织化存在,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安全的持久威胁。因此,严防恐怖主义的根本之策是提升文明的现代化水平,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出身都能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让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诉求都能得到公平表达的机会,在平等互利的交往中让理性、宽容、友爱战胜偏激、狭隘和仇恨。作为这种努力的第一步,我们应当避免将恐怖袭击与特定民族、特定信仰、特定地域简单地等同挂钩,将恐怖主义的标签随意地胡乱张贴。

实事求是地说,当今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预防恐怖袭击的发生。特别是此前的恐怖事件大多发生在国外,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们的松懈心理。但昆明事件告诉我们,恐怖袭击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的情报收集机制和民众自我防卫意识都存在不少漏洞。一旦我们的火车站、汽车站和市民广场没有了武警的持枪巡逻,我们的社会安全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证?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回避。

[原载于《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3月6日“评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