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流控扼策略的弹性防御措施优化

临流控扼策略的弹性防御措施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军队运用了“水陆协同、三面夹击”的方法,才成功突破了分布于淮河诸隘口的南宋水军防线,蒙古水军进入淮河。这样变直接与敌人对峙的方法为“临流控扼”的弹性防御,创造性地把陆上弹性防御的经验用于水军作战,使得蒙古军无法施展三面夹击战法,结果当然是经常战胜蒙古水军了。

临流控扼策略的弹性防御措施优化

宋金在淮水对峙时,南宋水军可谓一枝独秀,没有对手,此时还谈不上考虑水军的防守战略问题。当蒙古水军初成时,尚不能通过单独的水军打败经验老到的南宋水军。如1237年的黄州保卫战中,南宋的战舰挫败了蒙古军队企图用夺取的民船渡江的企图[72]。蒙古军队运用了“水陆协同、三面夹击”的方法,才成功突破了分布于淮河诸隘口的南宋水军防线,蒙古水军进入淮河。在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淳祐四年(1244)、淳祐五年(1245)蒙古水军都曾渡淮而南进[73]。但此种战法在河道较窄的淮河北边的支流中,才能显示出河道两岸步、骑兵弩箭部队与水军联合作战的威力。如果河面过于宽阔,弩箭因射程有限,对敌方舟舰鞭长莫及时,此种战法就无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宋后期,当蒙古水军已有能力与南宋水军在长江角逐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原来的三面夹击战法,可见战无定法,适合就行。如1275年的丁家洲(安徽铜陵东北)之役,蒙古军以水陆三面夹击的战术,击溃宋宰相贾似道所率的战船五千余艘,十三四万人的大军,并掳获战舰二千五百艘[74]

关于李曾伯为什么要改变战术,笔者考诸史料,估计与淳祐四年(1244)的寿春之战有关。1244年春,正当王安砍伐树木,在城周设置串楼、排杈木,筑城防守之时,蒙古军遣水军由颍河进行攻击,察罕率军围攻寿春。值得注意的是,蒙古军另一部与宋援军在涡河口遭遇时,他们用水陆协同、三面夹击的战法,用骑兵和弩炮配合船队击败了宋水军。最终吕文德的援军利用淮水水位上升的有利时机连败蒙古军,进至寿春附近,尔后又取夏贵计,夜袭蒙古军而成功地打通了补给线,使得守城军得援,士气大振。虽击退了蒙古军,然此战南宋也损失不小。因此,为了弥补战术的不足,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秋季开始,两淮制置使李曾伯改变了南宋水军在两淮的布防策略,放弃淮河北诸隘的防守,改直接防御为弹性防御。具体方法就是在沿淮南岸各州择险要的地方,依城摆泊,让水船临流控扼,以虎视诸隘,并且根据河流的急缓、宽窄选择舟船,“自五河而上,舟用轻捷,招泗而下,则用巨艘”[75]。其关键在于控制淮河南岸的几个据点,并利用优势水军的机动能力来巡防江面。这样变直接与敌人对峙的方法为“临流控扼”的弹性防御,创造性地把陆上弹性防御的经验用于水军作战,使得蒙古军无法施展三面夹击战法,结果当然是经常战胜蒙古水军了。史载:“(宋理宗淳祐五年秋七月)吕文德言与元兵战于五河隘口,又战于濠州,大元兵还。”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北兵围寿春城,州(疑为舟误)师至黄家穴,总管孙琦、吕文信、夏贵等战龙堽,有功”[76]。(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