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物品最大作用,激发阅读思维

发挥物品最大作用,激发阅读思维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师生共同理出了结论:勇气的表现是当遇到一个遥不可及、令人害怕的情境,并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应对。因此,要支撑好“勇气”,写作时就必须展现困难危险的境遇以及胆小懦弱的心理。目的是理清“勇气”的内在逻辑。目的是观察选材组材与“勇气”的关系,明白如何通过具体事实表现出勇气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文本体现出的逻辑思维过程:围绕“勇气”,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发挥物品最大作用,激发阅读思维

一篇文章的阅读目的分为两种:

通常意义上的阅读,是为了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意图。需要弄清楚的是作者说了什么话,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些话——这是第一种。

但阅读文本的价值绝不止于此,另一种阅读则是为了写作而生——为了学习作者根据自己的表达意图来组织和表达材料,这是为学习写作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阅读。需要弄清楚作者看生活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角度、表达意图的切入角度……为写作学习而阅读,可以任意选取阅读重点。

这节课就是后一种阅读思维!

教师希望学生明白:

1.阅读过程是理清作者表达思路的过程。

教师要求学生弄清楚,在这篇文本中,“勇气”的内涵是什么?“勇气”在这个故事中是如何界定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主题。于是,师生共同理出了结论:勇气的表现是当遇到一个遥不可及、令人害怕的情境,并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应对。因此,要支撑好“勇气”,写作时就必须展现困难危险的境遇以及胆小懦弱的心理。(www.xing528.com)

继而要求学生弄清楚:为了表现这一主题,作者分了那些层次来逐步说明?目的是理清“勇气”的内在逻辑。如何获得勇气?可以分解目标、逐步达到;可以是他人的帮助,也可以是自我的鼓励,唤起自信、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不服输的精神、智慧……

最后要求学生弄清楚:为了表现这一主题,作者突出表现了哪些内容?目的是观察选材组材与“勇气”的关系,明白如何通过具体事实表现出勇气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勇气能让人逐渐有成就感,能提升能力,能拥有自信,不断完成遥远的目标、艰巨的任务;甚至能充分体验人生的精彩,发现人生的无限可能……

2.阅读过程是学习表达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文本体现出的逻辑思维过程:围绕“勇气”,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安排的表达层次是怎样的?选择了哪些与主题相关的片段?安排了怎样的次序?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同样的素材,如何围绕此时的主题来表达?

在输入与输出的传导中,教师希望学生通过阅读的输入过程带动写作的输出过程,通过阅读思维来改变学生的写作思维。阅读材料,物尽其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