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出土的大量铜器及其特征

古代出土的大量铜器及其特征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土铜器共191件,其中包括铜钱174枚,其他器型有剑、铺首、铜饰、匕、钺、戈、镦、鐏等,以兵器为主。直径2.6~2.7厘米、孔径1厘米。总长42厘米、柄长9.6厘米、刃最宽3.6厘米。M41∶4,铺首宽2.8厘米、环外径3.5厘米、插长0.9厘米。M41∶6,宽3厘米、通高3.2厘米。M48∶1,鎏金,月牙形,残损。可能为漆器口沿。

古代出土的大量铜器及其特征

出土铜器共191件,其中包括铜钱174枚,其他器型有剑、铺首、铜饰、匕、钺、戈、镦、鐏等,以兵器为主。

半两 共27枚。M43出土23枚,大小不一,最大者2枚,“半两”二字凸出,次者直径2.7厘米、孔径0.9厘米,最小者直径2.3厘米、孔径0.7厘米,钱文较为规整(图十六:1)。M31∶1出土4枚,圆形方孔钱,无郭,钱文纤细,通体较薄。直径2.1~2.3厘米、孔径0.7~0.9厘米。

五铢 共125枚。圆形方孔钱。M35出土7枚,边郭整齐,字迹较清晰,锈蚀,“五”字较宽,圆润。直径2.5厘米、孔径1厘米(图十六:2)。M38出土32枚,边郭整齐,字迹清晰。直径2.5厘米、孔径1厘米。M49出土9枚,边郭整齐,字迹清晰。直径2.6厘米、孔径1厘米。M48出土71枚,边郭整齐,字迹清晰,“五”字有两种,一种较圆润,一种较瘦削。直径2.5~2.6厘米、孔径1厘米。M29出土2枚,边郭较为整齐,字迹略有不清,“五”字圆润。直径2.6厘米、孔径1厘米。M34出土3枚,锈蚀较为严重,“五”字圆润。直径2.4厘米、孔径0.9~1.1厘米。M45出土1枚,边郭整齐,字迹清晰,微有锈蚀。直径2.5厘米、孔径1厘米。

大泉五十 共22枚。M48出土20枚,边郭整齐,字迹清晰,字体篆书,大多钱币较为厚重,也有个别较纤细。直径2.6~2.7厘米、孔径1厘米(图十六:3)。M50出土2枚,边郭整齐,字体篆书,锈蚀严重,字迹略有不清。直径2.6厘米、孔径1厘米。

图十六 铜器

1.半两(M43);2.五铢(M35);3.大泉五十(M48);4.剑(M33∶1);5.剑(M41∶10);6.铺首(M41∶4)

剑 2件。M33∶1,青铜质,表面有锈蚀,剑身中起脊,断面菱形,无格,扁茎上部有圆穿,剑身略窄,刃部残。总长42厘米、柄长9.6厘米、刃最宽3.6厘米(图十六:4)。M41∶10,青铜质,表面有锈蚀,剑身中起脊,断面菱形,有格柱状柄,剑首圆形,柄上有两道突棱。刃最宽、格宽5.1厘米、柄长9厘米、首径3.6厘米(图十六:5)。

铺首 2件。兽形铺首,下衔一环,衔环处背面有一方形纽。M41∶4,铺首宽2.8厘米、环外径3.5厘米、插长0.9厘米(图十六:6)。

漆器铜饰 3件。均为兽面纹,兽蹄足,两眼突出,较为夸张,背侧上部有一凹槽。M41∶6,宽3厘米、通高3.2厘米(图十七:1)。

匕 2件。匕头似铲,柄短粗,中空,横截面呈六边形。M46∶4,总长11.2厘米、宽9.2厘米、柄长6.4厘米、宽1.2~1.6厘米(图十七:2)。

钺 1件。M39∶1,近似梯形,弧刃,长方形銎口。刃宽4.8厘米、銎长2.5~2.9厘米。长6.3厘米、宽0.9厘米(图十七:3)。

戈 1件。M41∶3,青铜质,表面有锈蚀,弧援微上翘,直胡,上有三穿,上面的一个似三角形,下面两个为长方形,长方形内,内平直,内上有一长方形穿。援长13厘米、胡长10.2厘米,长方形穿长1.2厘米、宽0.2厘米,内长7.8厘米、宽3.4厘米(图十七:4)。(www.xing528.com)

图十七 铜器

1.漆器铜饰(M41∶6);2.匕(M46∶4);3.钺(M39∶1);4.戈(M41∶3)

铺首衔环 1件。M41∶9,铜质,正面圆形,正中桥形纽,内套一圆环,环外径3.5厘米、插长1厘米。背部正中有一方形纽。直径5.4厘米、宽1厘米、厚0.8厘米、通高1.9厘米(图十八:1)。

镦 1件。M41∶11,圆管状,尾部成三椎足状。长5.7厘米、銎径1.75厘米、深4.5厘米(图十八:2)。

鐏 1件。M41∶12,近锥状,前粗后细,口部呈水滴形,前部有挡手,末端呈细状,较圆润。长9.5厘米、銎径2.4厘米、宽1.8厘米、深6.6厘米(图十八:3)。

耳杯口沿 1件。M48∶1,鎏金,月牙形,残损(图十八,4)。

箍 1件。M49∶18,圆形,有槽。可能为漆器口沿。外径24厘米、内径20厘米、通高0.6厘米(图十八:5)。

鍪 1件。M49∶36,敞口,斜方唇,垂腹,圜底微平,上腹两侧有对称环耳,一大一小,并饰两周凸棱。环耳外径4.2厘米、宽1.4厘米、内径2厘米。铜鍪口径24厘米、腹径24厘米、通高18厘米(图十八:6)。

图十八 铜器

1.铺首衔环(M41∶9);2.镦(M41∶11);3.鐏(M41∶12);4.耳杯口沿(M48∶1);5.箍(M49∶18);6.鍪(M49∶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