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展览效果的优化分析

关于展览效果的优化分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学者贝弗利·希瑞尔对“好”或“成功”展览的定义标准为〔6〕:观众在场馆内的移动速度低于每分钟27平方米;观众莅临51%的展品要素,即有效观众比;观众能正确引用或回忆展示要素或物件中的特殊事实、想法、态度或观念。以此为参照对比发现,观众普遍比较感兴趣,有效观众比较高,但是观众的单位移动速度略快,扫描率指数相对美国“成功”展览偏高。

关于展览效果的优化分析

美国学者贝弗利·希瑞尔(Serrell,1993)对“好”或“成功”展览的定义标准为〔6〕:(1)观众在场馆内的移动速度(即扫描率)低于每分钟27平方米;(2)观众莅临51%的展品要素,即有效观众比;(3)观众能正确引用或回忆展示要素或物件中的特殊事实、想法、态度或观念。以此为参照对比发现,观众普遍比较感兴趣,有效观众比较高,但是观众的单位移动速度略快,扫描率指数相对美国“成功”展览偏高。这说明,本展览对观众是具有吸引力的,所有观众均比较勤奋;但是,初期具有吸引力的展品并未表现出持续的黏性。

进一步分析访谈观众对展览的意见时可见(见表5),观众希望进一步丰富展示技术手段,增加互动展品、音视频、活体、可触摸的标本或模型等;同时,希望增加讲解和知识性、原理性、操作性、引导性图文;对展览的设计,如标本的摆放高度、文字的大小等也提出了一些意见。而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看”的原因时,观众的理由主要是“人太多(主要指互动展项,同时只能1人参与)”或“没看到”。由此推断,扫描率低的主要原因和展示手段、展览提供的可视化(如图片文字)信息的丰富度、展览信息的可达性等有关。

表5 观众意见示例

对于“观众能正确引用或回忆展示要素或物件中的特殊事实、想法、态度或观念”这一标准,我们选择了在“展品吸引力、参观时长、展品持续率和回访”4个指标中表现突出的“千足百喙”展项为例(见表6),这个展览的科学传播目标是“通过不同种类的鸟足与喙展示物种的多样性,让观众了解鸟类足与喙的结构与所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就“若看,了解到什么”“吸引人之处”“它使我想起了”和“令您困惑之处”4个问题的访谈中,共有31个样本反馈了89条信息,仅有9个样本反馈了与“物种的多样性”有关的信息,4个样本反馈了与“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关的信息。可见,约有42%的观众在看过这个展项后理解了这个展项的设计初衷。(www.xing528.com)

表6 千足百喙展项观众相关联的回答

近几年的研究普遍认为非正规学习场所的观众是“积极观众”,观众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偏好不同的学习方式,并以独特的方式理解展览内容〔7〕。虽然说观众的表现与原策划者设定的科学传播目标尚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个展览无疑引发了观众其他方面的正向反馈,在其离馆后持续影响,包括激发观众兴趣、改变观众态度和促进观众行为发生方面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