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薪酬计算方法及规则

优化薪酬计算方法及规则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按月平均工作天数算日工资率,按出勤天数算月工资。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日薪制日薪制是根据职工出勤日数和日工资率计算各月计时工资。

优化薪酬计算方法及规则

工资是职工薪酬的主要内容,工资的计算是企业直接工资费用归集的基础,也是企业与职工之间进行工资结算的依据。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工资制度,其中最基本的工资制度是计时工资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度。

1.计时工资的计算

计时工资是根据职工的考勤记录和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标准按其计量的时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工资计算和结算制度,有年薪制、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和时薪制。企业固定职工的计时工资一般按月薪计算;临时职工的计时工资大多按日薪计算,也有按时薪计算的。

在月薪制下,虽然职工各自的月工资标准是相同的,但由于职工每月出勤和缺勤的情况不同,每月的应得计时工资也就不尽相同。在职工有缺勤的情况下,计算有缺勤职工的应得计时工资有两种基本方法:其一,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计时工资;其二,直接根据职工的出勤天数计算计时工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

某职工应得计时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和旷工天数×日标准工资率)-(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

(2)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计时工资

某职工应得计时工资=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率)

在采用月薪制计算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时,由于各月日历日数不同,因而同一职工各月的日工资率不尽相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日工资的计算工作,日工资率一般按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计算:

①按月平均天数(30天)计算。每年总天数按国家统计口径360天计算,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以月工资标准除以30天,算出每月的日工资率。

②按月平均工作天数(20.83天)计算。每月固定按年日历日数365天减去11个法定节假日和104个周末休息日,再除以12算出的月平均工作天数20.83天计算:以月工资标准除以20.83天算出每月的日工资率。

综上所述,计算计时工资有两种基本方法,计算工资率也有两种方法,这样就产生了计算计时工资的4种基本方法。

①按月平均天数(30天)算日工资率,按出勤天数算月工资。

②按月平均天数(30天)算日工资率,按缺勤天数扣缺勤工资。

③按月平均工作天数(20.83天)算日工资率,按出勤天数算月工资。

④按月平均工作天数(20.83天)算日工资率,按缺勤天数扣缺勤工资。

采用哪一种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确定以后不应任意改变。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按月平均工作天数计算的方法。

例3-10 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3840元,8月份共31天,某工人请病假2天,请事假4天,周末休假10天,出勤15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请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按上述四种方法分别计算该工人8月份的标准工资如下:

①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天数扣缺勤工资:

日工资率=3840÷30=128;

应扣缺勤病假工资=128×2×(1-90%)=25.6(元);

应扣缺勤事假工资=128×4=512(元);

应付工资=3840-25.6-512=3302.4(元)。

②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天数算月工资:

出勤工资=128×(15+10)=3200(元);

病假工资=128×2×90%=230.4(元);

应付工资=3200+230.4=3430.4(元)。

③按20.83天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缺勤工资:

日工资率=3840÷20.83=184.35(元);

应扣缺勤病假工资=184.35×2×(1-90%)=36.87(元);

应扣缺勤事假工资=184.35×4=737.4(元);

应付工资=3840-36.87-737.4=3065.73(元)。

④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天数算月工资:

出勤工资=184.35×15=2765.25(元);

病假工资=184.35×2×90%=331.83(元);

应付工资=2765.25+331.83=3097.08(元)。

(3)日薪制

日薪制是根据职工出勤日数和日工资率计算各月计时工资。由于各月的满勤天数不同,按此方法计算发给职工每月的全勤工资是不固定的。在日薪制下,应付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计时工资=当月出勤日数×日工资率+病假工资(www.xing528.com)

公式中的日工资率的计算与月薪制相同,按此方法计算的各月的满勤天数与日工资率计算采用的天数是不完全一致的,这会使各月的满勤工资不固定,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月标准工资。所以,企业较少采用日薪制计算应付工资。

例3-11  某企业工人李雨的月标准工资为1200元,10月份公休日为8天,法定节假日为3天;11月份公休日为8天。两个月均无缺勤。日薪制下采用三种(一种是按照20.83算,四舍五入为21天;一种是按平均30天算;一种是按照实际出勤天数算)日工资率分别计算应付李雨计时工资如下:

10月份应付计时工资=20×1200÷21=1142.56(元)(按照21天算),

或者=31×1200÷30=1240(元)(按平均30天出勤),

或者=20×1200÷20=1200(元)(按照实际应该出勤20天算);

11月份应付计时工资=22×1200÷21=1257.14(元)(按照21天算),

或者=30×1200÷30=1200(元)(按平均30天出勤),

或者=22×1200÷22=1200(元)(按照实际应该出勤22天算)。

由上例可见,由于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和满勤天数不相同,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出来的应付计时工资也不同,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月标准工资。

2.计件工资的计算

计件工资一般情况下是针对生产工人所采用的工资计算方法。采用计件工资制时,根据产量和工时记录中登记的每一生产工人和班组完成的工作量,乘以事前规定的计件工资进行计算。计件工作按照结算对象不同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职工的计件工资应根据产量记录中登记的每一工人的产量,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同一工人在月份内可能从事计件工资单价不同的各种产品的生产,因此,

应付计件工资=∑一个月份内生产的每种产品的产量×该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这里的产量包括合格产量和不是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量(如料废产品数量);由于本人过失造成产品不合格(如产生工废产品)时,不计算工资,有的还应由工人赔偿损失

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是根据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工时定额和该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率计算出来的。在同一工人生产不同计件单价产品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件工资的计算工作,也可以根据每一工人完成的定额工时总数和小时工资率计算计件工资。

例3-12 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6级工工人加工。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品的工时定额为15分钟。6级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10.5元,甲、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计算如下:

甲产品计件工资单价=10.5×30÷60=5.25(元);

乙产品计件工资单价=10.5×15÷60=2.625(元)。

同一工人如果生产计件工资单价不同的各种产品,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也可以根据每一工人完成的产品定额工时总数和工人所属等级的小时工资率计算计件工资。其计算结果与按上列公式计算的结果相同。

例3-13 假定例3-12中的6级工工人共加工甲产品400件、乙产品600件。其按上列公式计算的计件工资:

应付工资=400×5.25+600×2.625=3675(元)。

该工人完成的产品定额工时:

甲产品定额工时=400×30÷60=200(小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600×15÷60=150(小时)。

该工人完成产品定额工时总数=200+150=350(小时)。

按该工人完成的产品定额工时总数和小时工资率计算的计件工资:

应付工资=350×10.5=3675(元)。

以上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由于产量记录中记有每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而且每一工人完成的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可以加总,因而在工人生产多种产品时采用后一种方法计算工资比较简便。

(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集体计件工资是根据某一集体完成的工作量和计件工资单价计算,并与集体进行结算的工资。例3-14 企业某生产小组集体完成若干项生产任务,按照一般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算出集体工资共45576元。该小组由3个不同等级的工人组成,每个人的姓名、等级、日工资率、出勤日数,以及按日工资率和出勤日数计算的工资率(集体计件工资内部的分配标准)如表3-8所示。

表3-8  集体计件工资分配表

生产小组内部工资分配率=45576÷7596=6;

张三应分配的工资额=3000×6=18000(元);

李四应分配的工资额=2484×6=14904(元);

王五应分配的工资额=2112×6=12672(元)。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以外的各种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按照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规定计算,不再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