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绣艺:从古绣娘到现代传承者

苏州绣艺:从古绣娘到现代传承者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行业,今天的苏绣位居“四大名绣”之首。在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州镇湖,曾经是“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如今,机器代替了手工,从事刺绣的绣娘越来越少了。顾文霞是新中国的代表性苏绣工艺大师。制作者谁欤,文霞传顾绣。绣娘在刺绣的时候是不会聊天说话的,以防唾沫溅到绣品上,因为唾液对丝线而言是有腐蚀性的。姚建萍是一位公认的苏绣代表性传人。

苏州绣艺:从古绣娘到现代传承者

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行业,今天的苏绣位居“四大名绣”之首。在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州镇湖,曾经是“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如今,机器代替了手工,从事刺绣的绣娘越来越少了。还有多少人懂得手工的价值?还有多少人耐得住寂寞,愿意传承刺绣的文化血脉呢?

苏州镇湖绣品街。

顾文霞是新中国的代表性苏绣工艺大师。顾文霞绣制的小猫,叶圣陶曾称赞顾文霞所绣猫蝶图:小猫仰蝴蝶,定睛微侧首。侧首何所思,良难猜之透。未必食指动,馋涎流出口。未必如庄生,蝶我皆乌有。猜之亦奚为,但赏针法秀。小品状二物,恍睹春晴昼。制作者谁欤,文霞传顾绣。投邮远见贻,受之感意厚。文霞擅此艺,勤习始自幼。功到二美兼,灵心并妙手。往尝涉重洋,神技当众奏。观者咸惊叹,丝绘顷刻就。声誉驰异域,荣光宁独受。精进愿无涯,以为文霞寿。

苏州市镇湖镇,姚建萍的工作室,银针轻舞,丝线摇曳。凝神静听,可以听到针牵着丝线穿过丝绸的声音。绣娘在刺绣的时候是不会聊天说话的,以防唾沫溅到绣品上,因为唾液对丝线而言是有腐蚀性的。

(宋)绣线瑶台跨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绣线梅竹鹦鹉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姚建萍是一位公认的苏绣代表性传人。她说,自己是伴着妈妈的绣花绷长大的。姚建萍说:“开始母亲让我学穿针,然后学劈线,先是学着把丝线一劈为二,然后再一分八,逐渐逐渐分得更细。光是训练分丝,最起码需要十三个月。我不喜欢说话,就觉得这个活特别好,特别干净,特别自由。”(www.xing528.com)

姚建萍工作照。

7岁拿起绣花针,40年时光从指间缓缓流过,姚建萍仍然记得妈妈第一次教她的情景。刺绣是苏州的骄傲,这里的女孩过去都要学刺绣,谈婚论嫁的时候,婆家会向媒人要绣品,透过绣品看女孩儿的灵气、心性。

绣神薛灵芸

魏文帝改薛灵芸之名曰夜来,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为绣神也。

——(晋)王嘉《拾遗记》

姚建萍说:“刺绣,我们这边叫‘做生活’,‘妈妈,要不要去做生活啦’,我的理解:它是一份工作,一种职业,但它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是跟生活画等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