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巍山刺绣:多民族绣艺,审美瑰丽

巍山刺绣:多民族绣艺,审美瑰丽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巍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刺绣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而世代传承。巍山的许多彝族村寨因为民族、环境、历史和习俗,至今还沿袭以女孩手工绣的精美程度来看一个女孩的心灵手巧程度,彝族妇女都是天生的绣娘。巍山的彝族刺绣集中体现出了本民族的审美观。巍山回族妇女喜欢称刺绣为“撒花”,长期以来多以“闺房绣品”的面目出现,除带有浓郁的回族文化特色外,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巍山回族刺绣构图精巧,色彩明快。

巍山刺绣:多民族绣艺,审美瑰丽

巍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刺绣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而世代传承。巍山彝族的刺绣以服饰为主,始于秦汉时期,定型于南诏时期,以后各朝都有发展变化。巍山的许多彝族村寨因为民族、环境历史和习俗,至今还沿袭以女孩手工绣的精美程度来看一个女孩的心灵手巧程度,彝族妇女都是天生的绣娘。许多彝族妇女把刺绣作为副业,手工刺绣的包头、帽子、围腰、马甲、衣服、裙子、挎包等服饰,其工艺独特,构图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刻,一针一线蕴含着彝族女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巍山的彝族刺绣集中体现出了本民族的审美观。在服装刺绣中,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花样。“腕袖”(上衣袖口),通常情况下多饰以含有平安、吉祥、如意的连续图案。“领口”,刺绣中大多是如意云,饰以花卉图案。“裙子”,前后各一片,常常嵌边、绣花,而颜色多为黑、蓝、红色的底。“上衣”,绣花多在胸口,常用图案有鱼戏莲、牡丹花等。“顶子”,常在上面堆绣蝴蝶莲花等图案。“鞋”帮子上,多绣以蝶恋花、蟾宫折桂等图案。“凉冠”是妇女夏天束发用的,常常以黑底绣花,甚为精致。农村儿童的“兜肚”,多是红色镶边的绣花,一般饰有莲生贵子、富贵长春等寓意吉祥、繁衍的图案。也有绣五毒虫,以取毒不近身的意思。“童鞋”,男孩多为老虎鞋、前为虎头、侧有虎足、后有虎尾,向上掀起。在前面绣一绿色蟾蜍的名为蟾鞋,含有“蟾宫折桂金钱落地”之意,这些都与当地民情风俗有关。女孩子的鞋子造型与男孩子相同,只是鞋前绣花图案取吉祥、欢快、饰以含有寓意的花鸟图案。

回族传统刺绣

巍山回族是擅长刺绣的民族。“一岁两岁吃娘奶,三岁四岁离娘怀,五岁六岁随娘转,七岁八岁学针线”,回族妇女学习刺绣技艺的习惯代代相传,“春耕夏锄冬绣花”是对巍山回族妇女的刺绣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受伊斯兰文化艺术的影响,回族刺绣在人物造型、图形结构、针法色彩、绣品种类,甚至用途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www.xing528.com)

巍山回族妇女喜欢称刺绣为“撒花”,长期以来多以“闺房绣品”的面目出现,除带有浓郁的回族文化特色外,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巍山回族女孩还在很小的时候,长辈就要手把手教她们撒花,从起针走势、构图配线到谋篇布局,无不言传身教。回族女孩学会刺绣后,她们会为父母、兄姊绣白帽、绣面纱、绣脚布手巾、绣鞋垫,为侄儿侄女们绣小“撒花鞋”、虎脸帽、小马甲、口水兜等等。

巍山回族刺绣构图精巧,色彩明快。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义禁止偶像崇拜不在造型艺术中独立表现有生命的人、动物等实体造型。在构图时,回族妇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把大自然美景纳入绣件之中。她们在绣动物时不单独表现动物实体,而是先把这些动物作简笔画处理,或者作十分抽象的写意处理之后,再将其绣成各种错综复杂的图形,使动物形体交织在花草图案中,形成一种视觉模糊的图案,或使之成为整个图案的一部分。在绣花卉时,则追求形象逼真,无论是玫瑰花、牡丹花、荷花还是简单的一草一叶,从配色到走针都非常用心,绣出的作品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立体感强,活灵活现。她们还善于通过变形和色彩变化,给人以视觉冲击。同样的构图,通过色彩变化,能给人以不同的艺术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