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肢体动作背后的重要秘密

揭示肢体动作背后的重要秘密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求职者的形体动作和眼神的观察,詹尼弗可以快速做出判断,并评估对方的心态,尽管这样的方式并不足以完全作为招聘的参考依据,而且很多人也认为这种判断可能会出现差错,但的确为银行选拔人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揭示肢体动作背后的重要秘密

加拿大CIBC银行人事处的詹尼弗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管理者,他几乎常年都在负责人事任免和面试者求职。为了帮助银行招聘到更出色、更优秀的人才,他常常会仔细观察每一个求职者的表情和动作。

因为他发现求职者为了获得理想的职位,为了成功赢得面试官的好感,常常会撒谎。比如告诉面试官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特殊经历,告诉面试官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并获得了什么样的成功和认可,而面试官显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与查证。

詹尼弗必须依赖自己的观察来做出判断,而这种判断主要在于提问时检查求职者是否诚实,按照詹尼弗的说法:“我主要观察他的眼神和手脚的动作。大部分人不是习惯性的说谎者。当他们说谎时,他们的目光会不自觉地离开我,或者双手不自觉地摸耳朵、脖子、鼻子、脸部等,以转移自己的罪恶感。”

通过对求职者的形体动作和眼神的观察,詹尼弗可以快速做出判断,并评估对方的心态,尽管这样的方式并不足以完全作为招聘的参考依据,而且很多人也认为这种判断可能会出现差错,但的确为银行选拔人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谈到交流和沟通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口头语言的表达上,人们会从他人的语言表达中吸收相关的信息,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和真实想法。其实除了口头语言之外,透过他人的肢体动作也能够获得相关的信息。

“象征性互动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常常会通过传递具有象征性符号而产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任何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都可以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它们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和估计。这一理论认为个人的意识和行为存在某种联系,行为是意识的一种表现。

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一理论的支持者,他选取了“姿势”这一概念进行论述,他认为“有意识的相互作用就是象征互动,它是一种手势(姿势)的交换,这种交换是同语言的存在相联系的,并且对于对方具有同一含义。”在这种形式的相互作用过程当中,人们既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又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行为所作的反应。

肢体动作往往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20世纪50年代研究肢体语言的先锋人物阿尔伯特·麦拉宾曾对各类不同形式的信息进行分解和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一条信息中,文字的影响力约为7%,语音的影响力是38%,而肢体语言的影响力高达55%。在所有的表达中,肢体语言所起到的作用最大,出现的频率也最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这一点,如果人们能够认真观察他人的反应,就会发现肢体语言几乎随时随地都存在。人们平时可以观察那些演说者,他们在演说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动作,会释放各种各样的表情,这些都是肢体语言。而在日常对话中,肢体语言同样非常普遍,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表情都会传递出丰富的信息。人们需要抓住这些肢体动作,并且想办法进行解读,了解对方究竟要传达什么想法,无论对方是有意传递信息,还是在无意识中传递信息,人们都可以想办法进行解读。

肢体动作又称肢体语言或身体语言,它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表达情感或者信息,以实现沟通目的。具体来说,肢体语言可以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展示出来,这种展示比单纯的口头语言更加形象。(www.xing528.com)

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部位的不同动作,往往能够传递不同的信息,人们想要了解其他人的想法,想要看透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就要懂得对他人展示出来的肢体动作进行分析,了解每一个动作背后的真实含义。

比如眼神,由于眼睛周围的肌肉更加发达,眼睛本能的动作反射性非常强烈,往往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出个人的内心活动。当眼睛瞳孔缩小时,表明对方受到了某种负面刺激,他们可能对谈话感到恐惧、生气和排斥。除了眼神变化之外,其他肢体动作也会传递不同的信息。

如果一个人两腿站直,胸部直挺,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表明他精神振作,充满自信;如果坐姿端正,两手平放膝上,身子稍向前倾,则显示出他对沟通对象非常尊重和崇敬;如果谈话时身子前倾,头部微微倾斜,表明他对谈话内容特别感兴趣;双手向上举起,高于肩膀,掌心向上摊开,这是豁达、邀请的手势;如果人们在谈话中左顾右盼,通常表明他们心不在焉,对谈话不感兴趣,并且希望快速终止谈话;如果说话者将手臂交叉在一起,不断加快点头的速度,用手摩擦脸部,或者用手指重复敲打桌面,表明对方对谈话失去了耐心;如果人们在谈话中将双手插入口袋,表明对方有意隐藏信息,或者说明谈话内容不真实;如果人们在谈话中一直抖腿,表明内心不安,通常是因为对相关的谈话内容感到敏感,又或者对沟通对象感到担心。

有人曾对一些非常出色的演说家进行观察,发现他们的演说才能不仅仅体现在出色的口才上,还体现在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表现上。当心理学家对演讲者的演说过程进行剖析,发现很多肢体动作都暗含着深意,比如有的演说者的双臂几乎永远保持在居于肩膀和胯部之间的位置,微微张开,手掌朝下,这样的举动暗示了“给予”,表明他愿意为听众全身心付出的态度。头部微微侧向一方,这是友善的一种表示。

有些人的身体常常微微前倾,重心集中在脚掌,这是一个主动出击的表现,旨在告诉其他人“我有能力做出改变”,这是他身为演说者、引导者、影响者所能体现出来的魄力。有时候,他会张开五指,然后伸向群众,这是想要接触更多群众的表现。心理学家认为此举具有亲和力,并且让人觉得活力四射,自然而不造作。

心理学家还发现一些出色的演说大师不仅仅会在演说中做出一些动作,还懂得如何运用灯光。演说者有时候会要求摄影师运用光来衬托出人物的轮廓。当暗光照射到演说者的脸上时,会使其呈现出明暗两部分,这样就有效凸显出了演说者坚毅决绝的心态。

肢体动作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反映出一个人的需求,还会表现出个人的生活状态和能力。比如著名精神分析家、意大利躯体治疗大师马龙就发现,如果一个人的脖子、肩膀感觉很难放松,胳膊却一直习惯性地往下垂着,就表明他的脑子灵活,而且耐力很强;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身体僵硬,往往表明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但是不善交际,与人之间存在距离感。

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会有意无意地通过一些表情和动作来展示自己的需求,所有的肢体语言就像是一个信息大宝库,就像是一个丰富的资料库,观察者可以透过这些肢体语言来解读对方的内心世界,以使自己的行动应对对方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