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仅市场津津乐道,基金买涨不买跌也是必要的吗?

不仅市场津津乐道,基金买涨不买跌也是必要的吗?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03年年底至2018年6月25日,代表主动管理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527.70%,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202.07%,即其创造出的超额收益率高达325.64%。我们以动态方式计算,从2004年6月1日开始至2018年6月25日,在每个时点往前5个月的区间内,统计发生最大回撤超过20%的时点,若投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其未来1年、2年、3年取得正收益的概率、平均收益率及收益率中位数。

不仅市场津津乐道,基金买涨不买跌也是必要的吗?

大部分投资者都是“趋势投资者”,也就是往往只敢在股市上涨时购买基金,遇到市场下跌就会犹豫不决,因为大家都害怕买入后不得不忍受进一步的下跌。

但历史数据已证明,很多时候市场大跌其实是购买基金的良机,在市场处于低位的时候买入,长期来看所承担的下行风险反而更小,潜在的获益机会也更大。我们用A股市场的历史数据进行情景分析,验证市场下跌是不是合适的基金加仓时机。

从过去的数据来看,除2007年和2015年的两轮超级大牛市外,股市大小波动都较为频繁,通常1年内会有几次的上下波动,如图4.1所示。面对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将资产交给专业投资机构管理还是能够大概率跑赢市场指数的。自2003年年底至2018年6月25日,代表主动管理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527.70%,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202.07%,即其创造出的超额收益率高达325.64%。代表主动管理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还是具备超越市场指数的投资能力。

图4.1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数据截至2018年6月25日。

那投资者在这个时点该不该买偏股混合型基金呢?我们可以从统计的角度来做一下评测,这里我们以最大回撤作为衡量本轮下跌幅度的关键指标。我们以动态方式计算,从2004年6月1日开始至2018年6月25日,在每个时点往前5个月的区间内,统计发生最大回撤超过20%的时点,若投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其未来1年、2年、3年取得正收益的概率、平均收益率及收益率中位数。(www.xing528.com)

在上述条件下测算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在符合条件的时点下,1年后、2年后及3年后为正收益的概率为70.09%、80.23%和93.15%,平均收益率为12.81%、30.90%和76.94%,收益率中位数为7.20%、18.18%和30.27%,见表4.1。我们明显看到,首先获取正收益的概率大于50%,且随着时间的拉长,正收益的概率越高;其次,平均收益率与收益率中位数也都随着时间的拉长而变高。

表4.1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赚钱概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数据截至2018年6月25日。

深入分析后,这种结果主要来自3个原因:第一,从长期来看,最大回撤超过20%确实发生次数较少。沪深300指数从2004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25日,在5138个日子中,仅有779天的最近5个月最大回撤超过20%,占比15.16%,显示长期来看符合条件的时点是相对低的时点;第二,偏股混合型基金具备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由于我们投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时点是按照沪深300指数的最大回撤来判断,在市场相对低点投资偏股混合型基金,从中长期来看确实能够获得超越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第三,长期投资能够创造更多价值。随着时间区间的拉长,正收益概率由1年后的70.09%上升至3年后的93.15%,平均收益率也由1年后的12.81%上升至3年后的76.94%。

从统计来看,沪深300指数5个月内最大回撤超过20%,确实是波动比较大的时点。在此时,我们通过能够创造超额收益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参与这时的A股市场,并持有较长时间,有较大的概率获得正收益。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统计并不能代表未来情况,投资还是应该审慎判断、理性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