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路径总结及学习任务设计

阅读路径总结及学习任务设计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一下我们的阅读任务群,我们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阅读的过程,或曰“阅读路径”:阅读路径图“目标”是我们对一本书的阅读预期。在这种阅读预期之下,我们将展开下一步的阅读活动。表格、图示、思维导图、阅读随笔等,都可以成为通读后呈现收获的方式。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本章为同学们设计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阅读路径,阅读的每一步都提供了相应的学习任务。

阅读路径总结及学习任务设计

回顾一下我们的阅读任务群,我们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阅读的过程,或曰“阅读路径”:

阅读路径图

“目标”是我们对一本书的阅读预期。也就是说,在我们阅读一本书之前,根据我们对这本书的先期了解,我们愿意了解这本书的哪些内容,学习这本书中的哪些知识,掌握这本书中的哪些方法,思考这本书体现的哪些价值。在这种阅读预期之下,我们将展开下一步的阅读活动。随着我们真正开始阅读,以及我们阅读的逐渐深入,我们会对阅读预期做出调整,最终实现的阅读目标,与预期的阅读目标相比,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都是很正常的。

“概览”是通读之前对一本书的预热。这一阅读环节可以帮我们形成对一本书的最初印象。无论是封面版权信息,还是序言、后记,都可以帮助我们在正式阅读开始之前对这本书形成印象。我们可以用跳读或翻阅的方式,对一本书中的选文、章节、语段、插图等进行浅尝式的阅读,从而确定我们是否愿意读完这一本书。在科普类文集的阅读中,“概览”非常有必要,它可能会决定我们愿不愿读完或能不能读完一本著作。

“通读”是指我们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在这个过程中,“尽快读完”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或任务。如果你不需要任何监控、提醒或鼓励就可以读完一本书的,那就不受干扰地尽快读完;如果你决定读完一本书(当然,有时候可能也是由于学习或研究的需要,不得不读完一本书),但又不能保证自己能够读完,那你就可以采用一些阅读监控任务监控自己的阅读。在通读之后,我们可能需要尽快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回忆,利用一些基于全书内容的任务来完成对书册内容的整合。表格、图示、思维导图、阅读随笔等,都可以成为通读后呈现收获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你在完成通读任务时,如果发现对刚刚看过的一些内容印象有些模糊,需要重新翻书才能回忆起来,不要太介意,遗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翻阅的过程就是一种复习,毕竟我们很难像传说中的人物那样过目不忘。(www.xing528.com)

“研读”是有目的的阅读课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研究性阅读或者说非休闲阅读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阅读环节中,你需要选择一个研究角度重读与此有关的内容。在重读的过程中,你会经历一个从选题到整合信息、到补充资料、到形成观点、到研讨碰撞、到验证修正、到形成成果(或撰写论文)的完整的研究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后,你将成为这本书的某一方面或某项内容的专家型读者

“阅读呈现”是对整体阅读收获的集中展示。展示的过程,也是阅读评价的过程。书评读后感、阅读笔记等,都是传统上常用的呈现方式,这些方式也都有其独特优点和重要作用。在用好传统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综合实践性任务这种更好的展示和评价工具。综合实践性任务具备真实性、综合性、操作性等特点,将我们在阅读一本书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甚至情感体验等融合在一个大任务中进行考量。当然,这也只是呈现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选择的阅读呈现方式是多样的。无论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呈现方式,还是阅读指导者为我们设计的呈现方式,都应当尽可能地拓展呈现阅读收获的空间。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本章为同学们设计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阅读路径,阅读的每一步都提供了相应的学习任务。我们希望你能在本章的阅读过程中或是在完成本章设计的任务的过程中,理解每一个阅读环节的设计意图,未来能自己设计出从概览到通读、到研读、到呈现的完整的阅读任务群,如此,你将成为更专业的阅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