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红日亭结缘:我与爱心老人的故事

与红日亭结缘:我与爱心老人的故事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窗红日亭的一封信亲爱的城南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就是寄存了温州人民善心的“红日亭”,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红日亭”爱心老人代表孙兰香说,政府和社会对“红日亭”的关心,让老人们做起善事来也更有信心了。让我们接过这一棒,积极参与其中,设计我们自己的红日亭志愿活动。实践园小朋友们,将你们的红日亭实践活动和红日亭一起分享吧。

与红日亭结缘:我与爱心老人的故事

知识窗

红日亭的一封信

亲爱的城南小朋友们:

你们好!我就是寄存了温州人民善心的“红日亭”,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我出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后来,我的命运渐渐变得坎坷。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发繁荣昌盛,而我却面临着“鬼门关”,我的身体因年久失修而被逐渐分解。直到后来,华盖山广场建好后,一些爱心老人在广场上搭建临时棚,供应茯茶,我才慢慢恢复成了一个简易的轻钢棚架,比较简陋。轻钢棚架在面对风雪灾害时无能为力,多处出现锈渍,简陋的我一直没人来维护和照顾。政府一度想把我拆了,因为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我与周边的大榕树、华盖山公园景观不融合。

后来市文明办委托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出设计方案,想将我改造为爱心建筑。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院长吴然认为,首先要考虑的是新建筑的功能,兼顾到能为老人们供应茯茶和施粥的便利。出于功能考虑,一些设计方案对用房做了部分密封。其次在建筑形式方面,设计者结合实际地形,新生的我与大榕树相得益彰。

他们告诉我,因为我传递的是温州最原生态的民间慈善力量,“草根性”也是设计者们特别需要传达的理念,在设计方案中,所用的材料大都是朴实的青砖、瓦片、原木,体现了乡土性。“红日亭”爱心老人代表孙兰香说,政府和社会对“红日亭”的关心,让老人们做起善事来也更有信心了。

一路走过来,我见证了许许多多的善举。一年一年走下来,真是感慨万分,我希望我能一直见证更多的美好善举。

红日亭

××年××月××

交流坊

红日亭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坚持与付出,红日亭里的故事也被谱成歌,唱遍温州的大街小巷。让我们接过这一棒,积极参与其中,设计我们自己的红日亭志愿活动。(www.xing528.com)

实践园

小朋友们,将你们的红日亭实践活动和红日亭一起分享吧。

红日亭:

给红日亭的一封回信

年 月 日

小链接

三乐亭

以前三乐亭只在三伏天烧茯茶,后来变成一年四季都有烧茶,又发展到现在为环卫工人、低保户孤寡老人等免费提供一日三餐等。此外,现在教育部门很重视德育,让学生寒暑假到红日亭、三乐亭等公益基地做公益,增强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后来每到周末,学生都主动来三乐亭帮忙。

三乐亭至今总共来了多少学生义工,已经数不清。一到暑假每天就有大约100名学生来帮忙,到了周末,学生来得更多。

炫彩中队三乐亭志愿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