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庆饮食习俗及其象征意义

寿庆饮食习俗及其象征意义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汉族人把孩子的生日当作“母难日”,生日不仅不办庆祝活动,有时还进行“母难”纪念。大约到了唐代,汉族人开始举办生日宴以示祝愿。生日宴的一大特色是要吃长寿面,象征着长命百岁。给朋友过生日祝寿,要备寿酒、寿糕等礼品。寿宴菜品多扣“九”、“八”,如“九九寿席”、“八仙菜”。“八仙菜”一般为烩鸡、韭菜爆肉、八宝米合以粮枣、莲藕炒肉、笋子炒肉、葛仙汤、馄饨、长寿面等,均有象征寓意。

寿庆饮食习俗及其象征意义

古代汉族人把孩子的生日当作“母难日”,生日不仅不办庆祝活动,有时还进行“母难”纪念。据《隋书·高祖纪》中记载,六月三日是隋文帝杨坚的生日,他下令这一天为他母亲元明太后的“母难日”,禁止宰杀一切牲畜和家禽。大约到了唐代,汉族人开始举办生日宴以示祝愿。生日宴的一大特色是要吃长寿面,象征着长命百岁。面条要一口气吃完,中间不可咬断。给朋友过生日祝寿,要备寿酒、寿糕等礼品。在每年的生日宴之外,逢十还要举办比平时更为隆重的寿宴,俗称“渡坎宴”,比如10岁、60岁、70岁及以后的每个生日都要隆重举办寿宴,以示长命百岁。寿宴菜品多扣“九”、“八”,如“九九寿席”、“八仙菜”。席上必有用米粉制作的“定胜糕”以及白果、松子、红枣汤等。所上菜品,名称甚为讲究,如“八仙过海”、“三星聚会”、“福如东海”、“白云青松”等。而忌上西瓜盅、冬瓜盅、爆腰花等。长江下游汉族地区,逢父或母66岁生日,出嫁的女儿要为之祝寿,并将猪腿肉切成66小块,形如豆瓣,俗称“豆瓣肉”,红烧后,盖在一碗大米饭上,连同筷子一同置于篮内,盖上红布,给父亲或母亲品尝,以示祝寿。肉块多,寓意老人长寿。“八仙菜”一般为烩鸡、韭菜爆肉、八宝米合以粮枣、莲藕炒肉、笋子炒肉、葛仙汤、馄饨、长寿面等,均有象征寓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