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男女最常用的首饰之——簪

中国古代男女最常用的首饰之——簪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簪是中国古代男女最常用的首饰之一。簪由“笄”演变而来,最初用途仅为绾束头发,后逐渐演变成美化发饰、显示身份的一种标志。随着发髻式样的变化,簪的式样和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发展。明代簪的使用有了较细致的分工,用于发髻正面的为“挑心”,用于发髻顶部的为“顶簪”,用于发髻后面的为“分心”,用于发髻侧面的为“掩鬓”。

中国古代男女最常用的首饰之——簪

簪是中国古代男女最常用的首饰之一。簪由“笄”演变而来,最初用途仅为绾束头发,后逐渐演变成美化发饰、显示身份的一种标志。随着发髻式样的变化,簪的式样和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发展。明代簪的使用有了较细致的分工,用于发髻正面的为“挑心”,用于发髻顶部的为“顶簪”,用于发髻后面的为“分心”,用于发髻侧面的为“掩鬓”。簪以金、玉、琥珀玛瑙制成,簪首形状和装饰题材多种多样,如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佛像童子等,从设计到工艺都体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敦煌壁画中所绘五代女性头饰

河南光山宝相寺春秋墓所见木笄插髻方式

宋《冬日婴戏图》所绘插戴簪钗少女

宝石蝶恋花金簪

3件,连宝石共重190克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益宣王墓孙妃棺出土(www.xing528.com)

花瓣形金簪一件,共焊有14个镂空宝石花托,中间有2个金丝累编的牡丹花和1只蝴蝶花蕊及蝴蝶身上分别焊有宝石托。

椭圆形金簪两件,共焊有13个镂空宝石花托,中间有个金丝累编的牡丹花和1只蝴蝶,花蕊及蝴蝶身上分别焊有宝石托。

透雕白玉观音分心

长5厘米、宽3.5厘米、厚0.7厘米,重14克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
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益庄王墓王妃棺出土

透雕白玉观音分心为白玉质地。扁薄,中厚沿薄,状如一瓣荷花。正中琢观音一尊,结跏趺坐于莲花之上。观音头戴宝冠,直鼻小口,大耳垂下,两侧飘带搭肩,披帛绕臂下飘,双手合于胸前。背光为透雕火焰纹,莲花花蕊阴刻线斜方格纹,叶面下挖打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