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找关键词法

如何找关键词法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的作用把一本书或一个章节视为一个生物体是十分有用的类比。用这个比喻可以最好地解释“记关键词”的意思。练习与提高找“关键词”有些小小的诀窍。“关键词”之所以经常这样分布有两个原因:一、正如我们已经观察到的那样,大脑分析或记忆这类文章时常常就是这样的。下面是两篇中文读物,请你找出“关键词”,然后把它写下来,或就在文章中把他们圈出来。

如何找关键词法

关键词的作用

把一本书或一个章节视为一个生物体是十分有用的类比。一本书或一个章节的基本结构就像骨架一样,而它的主要部分就相当于生物体最重要的器官。其他的使一本书或一个章节具有特色的细节就像是使每个人得以区分的个体特征和独特的“小部件”。

用这个比喻可以最好地解释“记关键词”的意思。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词或词组上,从而把一个内容或片断的骨架与其他部分分离开来。只要稍加练习,你就能十分容易地得到一篇文章的要领,并弄清楚哪些词或概念是重要的。用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速度快——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能使你早一步接触到重点材料,从而增强你的自信心

练习与提高

找“关键词”有些小小的诀窍。比如对于一篇脉络清楚的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来说,“关键词”往往出现在主题句中,而主题句又往往出现在每段的开头和结尾(当然也有出现在段落中间的时候)。“关键词”之所以经常这样分布有两个原因:

一、正如我们已经观察到的那样,大脑分析或记忆这类文章时常常就是这样的。

二、这类文章中作者的论证往往是这样构思设计的。在一个醒目的开场白之后中间部分进行阐发、例证与考察,在有的文章中最后还有可能通过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定义进行总结或进一步肯定。

下面是两篇中文读物,请你找出“关键词”,然后把它写下来,或就在文章中把他们圈出来。阅读次数不能超过两次,做练习时间至多不能超过3分钟。

第一篇:

很久以来,机器人就一直充斥于通俗文化,因此我们大多觉得它们很有趣。在今后十年中,机器人将变成很实用的东西,用处不仅限于工厂的装配线。当然,它们不会像科幻电影里那样身怀神乎其神的绝技。第一代“真正的”机器人可能看上去还会显得有一点粗糙。但是到21世纪30年代,我们很可能就会见到微型机器人在快餐店里做汉堡包,在购物中心擦地,甚至还在医院里送饭哩。

有两方面的因素推动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技术和经济人工智能是保证机器人功能优良的关键,但是有些对人脑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任务,放到机器人身上却成了难事。举一个例子:要能够一看房间里墙壁和天花板相接的解落就知道这角落是向里凹而不是向外突的。这对话人说来很容易,而对现实世界的R2D2机器人说来却是十分棘手的事情。但是,更近似人脑的新型神经网络电脑看来特别有希望能教会机器人如何适应环境。有朝一日,神经网络可能赋予机器人足够的人工理智,使它可以,比方说,在一个简朴的办公室里用吸尘器清扫地毯而不把水冷器打翻,至少不会打翻一次以上。

经济因素是促使人们接受机器人的关键。由于出生率不断下降,导致工业化的许多地方缺少初级工人,研究人员正在设计一种机器人,至少能够分担烤汉堡包的工人或医院勤杂工干的一部分活计。以机器人勤杂工为例,它能够送饭和送药,但是还不会铺床。快餐机器人大概将会烹煮和包装食物;但是还得有活人在柜台上招呼顾客,也还得有活人才会算账、找钱。

下面列的是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串“关键词”,请你看看与你列的是否相符:

机器人

实用

技术(因素)

经济(因素)

这里只列了4个概念,省略了文中全部的例证。但将上述这些词划线、画圈或写下来,就已经能够组成这篇文章一个比较完整的骨架。换言之,这些词提供了4个促进对整篇文章理解与记忆的“触发器”。

这篇难度要略大一些,因为乍看起来似乎每个词都很重要。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因为事实上好文章中很少会有赘词,这就意味着很多词都有它们应有的位置,要决定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也就十分困难,但我们在记“关键词”时要注意的是,这时你只要试着去把握其论述的条理就行了,千万不要写得太多。下面还是请你将这篇文章快速地阅读两次,然后选出“关键词”或关键概念:

生物学的节奏使我们在是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判若两人。这篇文章指导你何时工作效率较高,何时自我感觉较好,何时思维活动较佳。

一切生物体,从软体动物到人类的男男女女,无不表现出生物节奏。有些节奏为时甚短,可以用分钟或小时计量。另一些节奏要持续若干天,甚至几个月。(www.xing528.com)

由于一天中的节奏比较容易发现和测定,人们对这种节奏的了解多于其他类型的节奏。睡和醒的周期是最明显的每日节奏。不过还有其他的每日节奏,如体温血压、激素水平等。当你处在人体的这些和其他不断改变的节奏中时,你在早上9点和下午3点的表现就大不相同。你的自我感觉,你的工作好坏,你的机警程度,你的味觉和嗅觉的敏感性,你享受食物或欣赏音乐的快感——凡此种种在一天之内都不断地变化着。

我们大多数人最为机警的时间似乎是在中午前后,其后不久就开始迟钝,等到下午过了一半时就昏昏欲睡了。

你的短时记忆在早上这段时间最佳——其效力实际上比一天里的其他时间大约高出15%。所以,学生们请注意:当遇到早上的考试时,你在快考试前不久温习一下你的笔记确实是有好处的。

长时记忆就不同了。对那些你想要在以后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回想起来的材料,最佳的学习时间是下午。政治活动家、工商企业经理或其他必须牢记演讲词的人们,在下午这段时间进行记忆将是明智之举。如果你是学生,那么,一个聪明的办法是你把较难的课程安排在下午,而不是安排在上午去做。你还应当力图把研读大部分功课的时间放在下午,而不是放在深更半夜。许多学生因为短时记忆的效果在凌晨比下午好,就以为挑灯夜读能记得更牢。但短时记忆在他们几天以后面对考试时帮不了多大的忙。

反之,我们在早上几个钟头里往往能够最有效地从事提高认识的工作,即那些需要动脑筋仔细推敲文字和认真琢磨数字的事情。这个时候也许最适宜于,比如说,核对支票簿等。

在下午的几个小时,你的双手最为灵巧——灵巧性是你双手赖以完成复杂工作的速度和协调能力。在一天的这段时间里干木工活、打字或缝纫更为得心应手。

事实上,你的一切官能——味觉、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都会在下午稍晚时和傍晚刚开始时最为敏锐。这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通常觉得晚餐早餐香,为什么夜间的灯光刺眼吧。

尽管我们的生物节奏上下起落的总模式相同,但确切的定时却因人而异。它完全取决于你的“生物节奏”日的结构如何——像你这样的人是早晨活动得多还是夜里活动得多。你的生物节奏日开始得愈早,你就可能愈早地进入和退出完成各种工作的顶峰期。一个完全在上午活动的人和一个夜晚活动的人,其每日生物节奏的周期可能相隔几个小时。

我们人人都能增进自己对自己的生物节奏的了解。学会如何倾听你体内的节拍,让它们来规定你一天的节奏进度,你将过一种更加健康、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

好,现在请把你的答案与我们列的比较一下:

生物节奏

每日节秦

短时记忆:早上

长时记忆:下午

早上:提高认识

下午:灵巧性;官能敏锐

确切定时,因人而异

增进了解

像上面这样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仅仅列出“关键词”还是不够的,你还必须找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理清文章的大致脉络。

最后,谈一谈时间安排问题。记关键词是一个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只要你试试一口气做完上述练习,你就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不管你的智商或从事的活动如何,大脑的最佳状态一般一次只能维持20到35分钟。因此做的时候不要太贪心,要尽量让头脑处于轻松舒适的状态。记关键词是一种头脑的全速奔跑运动,它要求大脑快速处理大量工作;就像一位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一样,如果“准备工作”做得好,又意识到能很快得到休息,大脑就会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