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中教学:任务递进,追寻美的创造

课中教学:任务递进,追寻美的创造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计算器制作DIY》一课通过三个递进任务的设置,逐步引导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感受美、创造美。创造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所谈的创造其实主要还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创造美的感受更多的是对学习成果的感受。但是不能把考试和创造美之间画等号。美能启智,美能冶情,美能育德。美感性的课堂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还能使学生形成美丑标准、首先意识和行为准则。

课中教学:任务递进,追寻美的创造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思维的,人不仅能感受美,还会创造美。创造美不仅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人通过美感受到最大愉悦的手段。

《计算器制作DIY》一课通过三个递进任务的设置,逐步引导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感受美、创造美。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最终成果得以实现时,会产生“我也能写程序”的自豪感,从而感受到程序设计带来的愉悦。这是对程序设计的“好感”,也是因创造而带来的美感,是创造美带给自己的最大愉悦。

创造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所谈的创造其实主要还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创造美的感受更多的是对学习成果的感受。例如,考得好的学生总是会比考得差的学生心情愉悦。但是不能把考试和创造美之间画等号。创造美是在美的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把心中自己理解的美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做好学生体验美、感受美的工作;其次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鼓励学生展现自己所理解的美,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实践表明,能充分体现美感性的课堂都是深受学生喜欢的课堂。美能启智,美能冶情,美能育德。美感性的课堂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还能使学生形成美丑标准、首先意识和行为准则。体现教学的美感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共同需求。(www.xing528.com)

附件 教学设计《计算器制作DIY》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