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学习文字学,离开《说文》,不得主观揣测

如何学习文字学,离开《说文》,不得主观揣测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文字学,离不开《说文》。有些文字的偏旁是固定的,不能上下、左右移动,“”即如此。凡考释单字,证据不足,宁可阙疑,以待日后解决,切不可据主观臆测,急于作结论。文献也不能扣得太死。据节文原意,当是以三舟为一小组,胯即其集合名词。释文最好是直截了当,从文字形上解决问题,不要绕圈子;而于文之病即在此。释“见”较稳妥,所从之目是斜目,与则、败二字(见本节)所从之省贝大异。

如何学习文字学,离开《说文》,不得主观揣测

要全面掌握资料,结合起来使用。研究文字学,离不开《说文》。(引申一下:但也不能死抱住《说文》不放。)不但要读,而且非写不可。基本功非打不可。

报告完毕后,我与杨五铭步行,余乘小汽车回招待所。

下午在招待所作工作小结。先是每人发言,谈体会、感想,而后商老作总结。商老在讲话中勉励我们,生活上要吃苦在前,学习上要刻苦努力,行动上要团结一致。至于我,商老说,虽然比张、杨、孙少读一年书,仍要有力争上游、“赶上去”的精神,在观察器物时要更仔细、用心,要看得更多。现在先看实物,回去再看材料,是一样的。

晚上,师生六人漫谈于省吾先生的新作“鄂君启节考释”。先是各人发表意见,提问题,然后商老作总结。商老认为,于文更释“襄陵”为“襄陲”,以及释(檐)、释篃,均甚精辟,可取;其欠妥或错误处亦复不少,例如:

1.释“岁”引瓦当的材料,失之太晚。金文即有从月之“岁”(楚王酓肯鼎“以共岁棠”),足为此节之佐证。

2.,于释“祈”,非是。有些文字的偏旁是固定的,不能上下、左右移动,“”即如此。释为“祈”,绝不能通,哪有背着脊梁拜神祈祷的呢?凡考释单字,证据不足,宁可阙疑,以待日后解决,切不可据主观臆测,急于作结论。文献也不能扣得太死。

3.尹,释“箴尹”牢不可破;于文释“织尹”,关键在于忽略了毛公鼎、鄀公鼎上的材料。而且,楚无织尹之官,而有箴尹之官,屡见于《左传》。于文兜了很大的圈子,费了很多笔墨,但并未能提出什么有力的证据。(“你讲了再大再多的道理,不如摆几个证据。”)箴尹的职务可考一下,但对全节的考释关系并不大。(www.xing528.com)

4.胯读为舸,非是。舸,大船也,则三舟为一大船,如何讲得通?据节文原意,当是以三舟为一小组,胯即其集合名词。释文最好是直截了当,从文字形上解决问题,不要绕圈子;而于文之病即在此。胯的有关文献材料还须查一查。

5.“岁能返”,不必释作“岁赢返”。(又读赢为盈。)

6.“见其金节”之“见”从目,不从贝省。若释“得”,解释起来又麻烦,绕圈子。释“见”较稳妥,所从之目是斜目,与则、败二字(见本节)所从之省贝大异。

7.“赓制金节”,赓宜读为“更”(更换),读为“续”之古文欠安。

讨论中争论较大的是“”字,我与杨五铭支持于省吾先生的看法,释为“㝵”(得),孙稚雏支持商老释为“见”,张振林则不置可否,对两说均是疑信参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