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人类未来的希望与能源来源

海洋:人类未来的希望与能源来源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不是已经把继续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海洋上了吗?对日本来说是如此,对整个世界来说也是如此。海洋淡化将是解决地球上淡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海洋能将是人类未来的主要能源。人类未来的希望在海洋。

海洋:人类未来的希望与能源来源

人类的明天”——一个令人头痛,但却诱惑着众多学者和政治家的严肃课题。明天,地球上将有多少人口?食物、水、资源、能源等等,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吗?

据统计资料,目前世界人口正以百分之二的速度增长,也就是每年净增7700万,即每五天增加100万,每秒钟增加5人。如果以这样的速度继续下去。到公元2330年,整个地球的表面,包括南极北极沙漠海洋,每平方米就有一个人,而到公元三千五百四十五年,世界人口总重量将等于地球自身的重量,多么可怕的数字!

即使是持有乐观主义的人得出的结论也是惊人的,美国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物理学家赫尔曼·卡恩预测,到公元2176年,世界人口将达到300亿。而卡恩的同胞罗伯特和里恩诺在他们合著的著作中又写下了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每七秒钟就有一个美国人出生。这是一个令人爱怜的小宝贝。但是他一旦呱呱坠地,就要叫唤不止。他的叫声让人一听就是70年。他叫的是2600万吨水,21000加仑汽油,10150磅肉,28000磅牛奶奶油,9000磅小麦,以及大量的其他各种食品、饮料、甚至烟草。这些都是他一生向国家伸手提出的要求。”

当然,预测毕竟是预测。情况也许不至于如此严峻。然而,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之后,现在确实已经面临着复杂而又紧迫的人口爆炸,粮食不足,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

粮食生产,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但随着耕地的减少,总产不可能提高很多;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陆上主要矿产资源的可采年限大多在30~80年之内,而耗尽百分之八十的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只需一百年时间,就连储量丰富得多的煤炭,300~400年后也将所剩无几;城市将迅速膨胀,交通将拥挤不堪……

出路何在?

在海洋。海洋是人类的摇篮,更是人类未来希望的所在。人类不是已经把继续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海洋上了吗?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预见到未来世界将是“海洋的时代”。这里,我们不妨引用日本一份研究报告中的一段话:“到哪里去发掘维持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和空间,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对于四面环海的日本来说,只有海洋,具有开发不尽的资源、能源和空间,才是惟一值得倾注全力开发的对象。”对日本来说是如此,对整个世界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2.4倍,海洋里的水量是陆地上的近百倍,海洋中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海洋里生活着上万种动物植物,在不破坏生态平衡条件下每年可以向人类提供20亿吨海产品,而目前利用的还不足百分之一。海水养殖技术日臻成熟,海洋农牧业已成为现实,用不了太长时间,人类就可以像在陆地上种田那样,在海上耕耘,从而大大增加海洋食物的来源。(www.xing528.com)

海洋里有的是水。海洋淡化将是解决地球上淡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前苏联学者雅各布·布罗诺夫斯基这样认为:“再过20~30年……海水淡化将是对全世界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一大进展。”

海洋里蕴藏着大量的矿物资源,其储量远远大于陆地。仅是太平洋洋底的锰结核就有17000亿吨,其中所含的铜是全球陆地的17.8倍,锰是66.7倍,镍是145倍,钴是1000多倍,它们分别可以供全人类使用920年,18200年,24800年和341100年。海底埋藏的石油和天然气,数量几乎和陆地相等。

海洋能将是人类未来的主要能源。仅潮汐能一种,每年的可能发电量就比人类有史以来已经消耗的能量总和还大100倍。

陆地上拥挤吗?大海本来就是人类的故乡,人类最终还将回归大海。海上城市,海底住宅,海洋机场,水下仓库……不是已经在设计大师们的图纸上“跃然而生”了吗?!实现它也肯定是指日可待的了。

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工业将得到更迅速的发展,农业将开辟出更多的新领域,第三产业将更蓬勃兴起,人类就业的机会也必将大大扩展。

人类未来的希望在海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