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了解征地拆迁情况的介绍

全面了解征地拆迁情况的介绍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就全国平均而言,有0.5%的社区有征地拆迁的情况。表13-15农村社区征地安置情况[1]村庄是指一个包括农业生产资源、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是中国农村社会最重要的生产与生活场所,包括行政村与自然村两个层级。中国有些地方习惯上将自然村称作“庄”“屯”“队”“组”“社”“村”等。

全面了解征地拆迁情况的介绍

征地拆迁是当前我国农村社区面临的大事,征地的规模与范围、征地补偿标准及征地安置状况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表13-14反映了2015年农村社区的征地基本情况。2015年,就全国平均而言,有0.5%的社区有征地拆迁的情况。东部农村社区征地占比最大,为0.8%,平均征地面积为343.8亩;中、西部分别有0.6%和0.3%的农村社区经历了征地拆迁;西部地区平均征地面积最小,仅为49.0亩。

表13-14 农村社区征地基本情况对比

注:征地社区数量为2013年至调查时被政府征收过土地的社区数量。

针对征地拆迁,不同地区的农村社区采用的补偿标准不同。由图13-24可知,补偿标准呈现出了由东到西递减的特点。从均值上看,东部农村社区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为4.5万元/亩,高于中、西部地区的2.5万元/亩和1.8万元/亩。

图13-24 社区土地征收平均补偿标准(www.xing528.com)

除了征地补偿,征地安置状况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表13-15展现了2013年7月至2015年调查时的农村社区征地安置情况。就全国范围而言,平均每个农村社区安置54.6人,社区内部安置比例为28.1%,统一建房安置比例为21.0%,借助拆迁安置办理社会保障人数为6.0人。从区域看,中部农村社区的征地安置情况较好,平均每个社区安置99.0人,社区内部安置比例为60.8%,统一建房安置比例为23.7%,借助拆迁安置办理社会保障人数为12.3人。

表13-15 农村社区征地安置情况

【注释】

[1]村庄是指一个包括农业生产资源、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是中国农村社会最重要的生产与生活场所,包括行政村与自然村两个层级。自然村是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往往是一个或多个家族聚居的居民点,是农民日常生活和交往所在的单位,但不是一个社会管理单位。中国有些地方习惯上将自然村称作“庄”“屯”“队”“组”“社”“村”等。行政村是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单位,通常一个行政村由一个大自然村或几个自然村联合组成。

[2]本章的分析对象是村庄整体,所以在受教育程度上得出的结果与本书其他章节从家庭层面得出的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3]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或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务工等,而留守在家的老人,留守老人年龄一般在60周岁及以上。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长期(每年有半年以上)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