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真实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让孩子真实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年幼孩子也许会因父母一句贬低的话,而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完全取决于父母或者他人的评价。因此,果果不能接受自己“胖乎乎”的样子。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让孩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因此,父母更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就算不完美,也有很多值得骄傲和赞美的地方。

让孩子真实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父母们可能还不知道吧,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在建构其最初的内省智能了。

这是在与父母及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他们无法形成较客观的自我评价意识,这时,他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成人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说,年幼孩子也许会因父母一句贬低的话,而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完全取决于父母或者他人的评价。

有一天吃过晚饭后,果果摸摸自己的小肚子跑到镜子前,看着自己的身体就哭了,边哭边对果果爸说:“爸爸,我很胖吗?”

果果爸说:“没有啊,果果不胖。”然后又问我:“是果果幼儿园的小朋友说他胖吗?”

我也觉得很奇怪,告诉果果爸:“这些天果果也常常拉着我,让我帮他称体重呢!”

果果究竟怎么了?我这才想起昨天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我从幼儿园接果果回家,途中遇到了以前的一位同事。同事见到果果高兴地对他说:“果果长得好可爱啊,胖乎乎的,像只小皮球似的。”

果果听了同事的话,气呼呼地撅着小嘴巴蹬着眼睛不再理会同事了。

我当时还对同事使眼色,然后说:“我家果果可一点儿不胖,很苗条呢。”

同事才觉察到,改口夸果果说:“是啊!果果一点都不胖,看这小腿多瘦啊!”

果果这时脸上才有了得意的坏笑。

其实,果果不喜欢别人说他胖是有原因的,他告诉我和果果爸:“幼儿园里的孩子都怕胖,如果谁胖了,小朋友都不和谁玩。”因此,果果不能接受自己“胖乎乎”的样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与外界有了更多的交流,这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无法接受自己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只喜欢听别人好的评价,不喜欢听别人不好的评价;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缺点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内省智能不高的表现。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让孩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www.xing528.com)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人,所以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自己拥有怎样的性别、外貌和特点;无论自己长相是怎样的,高还是矮,胖还是瘦,眼睛大还是小,鼻子高或者塌,都应该从心理上接受并且喜欢自己。

那些内省智能低下的孩子,容易出现不能接纳自己的情况,而且他们总是活在自卑中,情绪十分消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还有可能出现轻生的行为。因此,父母更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就算不完美,也有很多值得骄傲和赞美的地方。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外貌,不同的特点,孩子只是其中之一,很正常,也很好。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谈论他的优点,并且经常告诉孩子,父母很爱他,所有人都很喜欢他。

意大利著名电影明星罗兰在很小的时候,就是梦想着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位出色的电影明星,那时候她的模仿能力就非常强,而且还会自己表演。15岁的时候,罗兰来到了罗马,想从这里起步,涉足电影界。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次试镜,她就失败了。因为导演觉得她的鼻子和臀部不够完美,并且建议她把臀部削减一点儿,把鼻子缩短一点儿。

对于导演给出的整容的建议,罗兰表示了拒绝,她说:“我当然懂得我的外形跟已经成名的那些女演员相比,有很多逊色的地方,她们都相貌出众,五官端正,而我却不是这样。我的脸毛病太多,但是,这才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我认为对于一个好演员来说,长相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艺术表现力,我的脸部表情不会因为我的这些毛病而失去表现力!”

罗兰这番话使导演感动震惊,他知道这不是一个一般的小女孩,想到这个小女孩表现得活灵活现,他知道,正是因为她为了自己的热爱做了那么多的准备,才会有此刻的底气。正是由于罗兰的坚持,使导演重新审视并真正认识了罗兰,而且罗兰也没有辜负喜欢她的热心观众,在表演的道路上,她一发不可收拾,终于成为蜚声世界影坛的一颗明星!

阿纳托尔·弗朗士有句名言:“我坚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真实本质。”这是每一位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的道理。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呢?

1.父母不要过多揭孩子的短处。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欢整天说孩子的短处,太矮,太胖,太黑,太笨,太粗心……从这些话里,孩子很容易得到一个信息:“我不好,爸爸妈妈不喜欢我。”这样,孩子就容易不喜欢自己,情绪消极,进而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甚至轻生。

2.让孩子明白大家都喜欢他。

父母应该从小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肤色、外貌、个性特点,各有不同,你是其中的一种人,很正常,很好,孩子就能接纳自己。要经常和孩子谈论他的特点,反复强调他的优点,持续不断地告诉他,你很喜欢他,大家都很喜欢他,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是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态度中学来的。

3.父母也要让孩子学会接纳他人。

在孩子接受自己的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学习接受别人,不管别人的长相如何、个性如何、学习成绩如何,都要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大家都相互尊重,每个人才有尊严。让孩子接纳自己,并不是让孩子盲目自大,而是知道自己的特点,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喜欢自己的前提下才会努力改变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只要父母能够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予他们尊重、理解和宽容,顺应孩子的天性,因势利导,用爱的教育就能培养出丰盈的心灵。随着孩子内省智能的不断提高,他们便能认清自己,能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