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孩子情商,让生命更完美

提升孩子情商,让生命更完美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界的所有生物都是具有活力的,生命就是活力的最高表现形式。生命只有通过活动才能趋于完美,社会活力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这些活动点出现的时间非常短,在器官成熟之后就会消失了。心理的成熟只有通过“环境经验”才能实现。与此同时,孩子的注意力会立刻转到其他的活动上,以便为另一项功能的产生做准备。这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继而影响到他们的成熟。

提升孩子情商,让生命更完美

婴儿的第一本能就是拒绝别人的帮助,自己去做事情。他们争取独立的第一个有意识的要求就是:保护自己,免受他人的阻碍,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如果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最好的生活就是坐在那里什么也不用做的话,那么婴儿在出生之前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了。他们在母亲的子宫里时,所有的事情都由母亲为他们完成。想一想学习语言、与他人交流这一艰难的过程吧!如果什么也不做真的是最好的生活状态的话,那么孩子为什么还要学习说话和吃饭,为什么还要走路、思考,为什么还要为探索周围的世界而感到惊喜和快乐呢?

孩子向我们证明,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这些。他们向我们表明,自然的成长方式与社会教育方法是不同的。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争取身体和思想上的独立。他们不关心其他方面,只想自己学习知识,吸收周围世界的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给予孩子自由和独立,就是在给予一个不停劳动的工作者自由和独立,他们不工作就无法生存。这一规律在其他生物身上也同样适用,阻碍这种规律的发展就意味着倒退。

生物界的所有生物都是具有活力的,生命就是活力的最高表现形式。生命只有通过活动才能趋于完美,社会活力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人们想少工作,想让别人代替自己工作,这些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和想法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是一种退化现象。这些退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没有人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天,为他们适应环境提供帮助,使婴儿对外界失去了兴趣。这些儿童喜欢得到他人的帮助,喜欢依靠别人,不喜欢交朋友,却喜欢睡觉,他们具有一种退化的倾向,就是科学家所说的“回归倾向”。正常出生和成长的孩子,会逐步走向独立,逃避独立是一种退化的表现。

对这些非正常孩子的教育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们该如何对这种偏离了正常发展轨道的衰退情况进行调整呢?这些非正常状态的孩子不喜欢他们的环境,因为他们认为环境中包含有太多的困难。在他们眼里,这些困难是难以克服的,这些孩子成为儿童心理研究的主要对象,我们将这种研究纳入儿童精神病理学范畴。也由此,儿童指导诊所大量出现,人们针对这些儿童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治疗方式,如游戏疗法等,为这些儿童提供帮助。

孩子的学习环境不应该有过多的障碍,环境中的障碍应该尽量减少甚至全部消除。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的障碍应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孩子的生活环境更是应该如此,这样做可以使孩子感到克服困难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应该让孩子进行有趣味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发展。环境中应该有很多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事物,让他们从环境中获得经验。我们应该遵循生命和自然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把有退化现象的孩子由懒惰变得工作积极,由倦怠变得充满活力,由恐惧(这种恐惧会使孩子拒绝与身边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变得乐观,让他们享受到生命的乐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让非正常状态下的孩子从懒惰到充满活力需要一个治疗的过程,它跟一个正常孩子从懒惰变得充满活力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

讲到这里,我忽然想对一个词——成熟——进行简单的阐述。“成熟”一词来自遗传学胚胎学,是指生殖细胞在受精之后由不成熟到成熟这一发展过程。但是,在儿童心理学中,“成熟”一词具有更为丰富的含义。它是指成长的一种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可以确保各个器官以一种平衡的形式向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

阿诺德·盖塞尔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就像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倾向会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和什么时候学习,孩子的一些能力的获得不受命令左右。(www.xing528.com)

从身体的发展上来讲,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事实上,就像我在上文谈到的那样,在孩子的各种与行走有关的器官成熟之前,我们是无法教会他们走路的。同样,孩子在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前是不会说话的,这就像在他们学会说话之后,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一样。

熟悉我著作的人都知道,我一直捍卫儿童遵循自然规律成长这种观点。实际上,我将这一规律看成我教育理念的基础。盖塞尔的说法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是正确的,但却并不适用于儿童的精神成长。他认为:“儿童大脑的成长就像身体发育一样,是一定发展过程的结果。”但这并不十分确切。如果把一个婴儿放在没有人烟的地方任其成长,不让他与人类接触,只供给他必要的食物,他的身体虽然会正常地成长,但心理却是不正常的。

正如我经常说的那样,我们无法造就一个天才,我们只能帮助每个孩子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接受“生理成熟”的过程,我们也必须准备接受“心理成熟”的过程。因为,两者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是同时进行的。

我们无法全面地认识器官的完整生长过程。器官的生长并不是一个有序的渐进过程,器官的生长都发生在与之相关的活动点。这些活动点出现的时间非常短,在器官成熟之后就会消失了。除此以外,在器官的成长过程中也存在许多敏感期,这些敏感期对指导动物行为、提高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已经被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斯所证实。我们发现器官生长的敏感期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非常协调的,这说明生命的发展规律是与人类心理的发展相适应的。

成熟不仅仅是基因作用的总和,因为除了基因的影响之外还有环境的影响,环境在“成熟”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的成熟只有通过“环境经验”才能实现。“环境经验”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改变形式和内容,因为“有目的的行动”也在改变。

“环境经验”是以不断地重复的形式出现的。正是由于这种重复,一项新的功能会突然出现。这种特定功能获得的模式是以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方式建立的。这些不断重复的活动看起来与其所产生的功能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它们也会在这些功能出现的同时消失掉。与此同时,孩子的注意力会立刻转到其他的活动上,以便为另一项功能的产生做准备。如果孩子不能根据自然规律吸收“环境经验”,那么他们对“环境经验”的敏感性也会随之消失。这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继而影响到他们的成熟。

最近,心理学教科书为“成熟”做了一个宽泛的定义:“成熟包括一些主要由遗传(受精卵染色体)而获得的结构变化,但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因于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我们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在出生时其具有吸收能力的大脑结构体系就有一种力量——有目的的行动。这种力量在“敏感期”的指导下,在婴儿时期产生了变化。人类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的发展受到大脑、敏感期等多方面机制的影响。这些都具有遗传性,是人类的特征。但所有这些机制都必须在环境中通过自由的活动获取经验,才能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