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洛克希德神秘隐身飞机的诞生

洛克希德神秘隐身飞机的诞生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4年12月22日,参加完SR-71原型机的公开首飞仪式后,一些洛克希德高层人士登上专机,又向东去了格鲁姆湖,原来那里又有了新东西。实体模型雷达反射截面试验表明,它是洛克希德所有项目中最隐身的,此后10年都没有被超过。1963年3月,中情局终于决定与空军联合出资研制。为同其它源自A-12的项目区别,Q-12更名为D-21,代号“标签牌”,专门为试飞制造的两架载机也更名为M-21,“M”和“D”分别取“母”“女”之意。

洛克希德神秘隐身飞机的诞生

1964年12月22日,参加完SR-71原型机的公开首飞仪式后,一些洛克希德高层人士登上专机,又向东去了格鲁姆湖,原来那里又有了新东西。

鲍尔斯驾驶的U-2被击落后,美国高层就曾讨论过A-12改为无人机的可能,虽然约翰逊此时已不反对无人侦察机,但他反对用A-12改装,因为它太大、太复杂,难度很大。

▲“马夸特”RJ43-MA-11冲压发动机

▲940号A-12载着一架D-21在格鲁姆湖北停机坪

▲A-12装载着D-21

另一种办法是用A-12作为QF-104无人侦察机的载机。1962年10月,这一方案利用美国空军50万美元的秘密拨款开始研究,最初称Q-12。Q-12独立于A-12、YF-12A和SR-71的工作,而且更隐秘,可以说“臭鼬”工程队的多数人都不知道。

▲1967年伯班克5架生产中的D-21,用于B-52投放

▲1967年D-21装挂架,加助推器、满油的D-21重15890千克

主要出于成本考虑,Q-12只用降落伞回收机头段。实体模型雷达反射截面试验表明,它是洛克希德所有项目中最隐身的,此后10年都没有被超过。配套的全景照相机要求从27432米拍摄的照片分辨率也能达到0.15米。为加快进度,动力系统用“波马克”地空导弹的“马夸特”RJ43-MA-3冲压发动机改进,并解决了高速下熄火现象。

1963年3月,中情局终于决定与空军联合出资研制。

Q-12/A-12分离时的空气动力问题是研制的瓶颈,3马赫时两机之间的激波会相互作用,对机体产生高温和应力。Q-12翼尖与A-12两个垂尾间只相距数米,分离时Q-12要穿过A-12前机身形成的激波,必须干净利落,重心和升力中心也必须准确控制。经过大量试验,直到1964年5月,约翰逊才开始感到有点把握。

▲生产中的D-21B

▲D-21/M-21在内华达上空试飞,后面是F-104跟踪机

▲D-21的试飞准备

▲D-21B挂载位置(www.xing528.com)

▲未使用的D-21B

▲D-21B模型

▲MA-11发动机原用于波马克B地空导弹

▲M-21机型

▲D-21无人机立体图

Q-12无人机本身的设计要顺利得多,1963年10月就全部完成。为同其它源自A-12的项目区别,Q-12更名为D-21,代号“标签牌”,专门为试飞制造的两架载机也更名为M-21,“M”和“D”分别取“母”“女”之意。

D-21A看上去就像把A-12的发动机短舱、机翼和垂尾的拼凑在一起,它长13米,翼展5.8米,机体仍用钛制成,机翼前缘、控制面和进气道中心锥都有吸波层。加满油后,D-21A重约4994千克,侦察设备置于进气道后一个1.9米长的舱内,其中可回收舱装有照相机、惯导系统、自动驾驶仪等昂贵部件,D-21本身则用后自毁。

▲生产中的D-21

▲D-21B投放

当时,“马夸特”冲压发动机改进型已经可以达到3.35马赫,正常巡航速度也有3.25马赫,航程超过5556千米,工作时间也已从“波马克”导弹用的10分钟提高到两小时,要算非常先进了。

D-21支撑在M-21机背上,略呈抬头姿态,支架有一套压缩空气紧急弹射系统和从M-21向D-21供油的管道。投放控制员位于M-21后舱,面前专门有一部潜望镜用于观察。投放时,要先抛掉D-21进气口和喷管的外罩,在适当高度和速度启动其冲压发动机等系统。随后,M-21柔和地推杆向下机动,同时释放D-21。

▲D-21B试飞剖面

▲D-21准备试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