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明史稿》、《明史》、《清史稿》等书的错误进行驳斥

对《明史稿》、《明史》、《清史稿》等书的错误进行驳斥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史稿》等书有林青阳而无李颀。案十八先生之名,由十八先生之墓碑而起,诏书碑记所载十八先生,其名皆合,最为可据,均无林青阳之名。案孙可望、李定国皆为张献忠养子,故可望称定国为弟。《行在阳秋》在清初转辗传钞,已多误字,今《明季稗史》本误字更多,李定国误作李颀,盖当时传钞本,即已如此,故启《明史稿》等书之误。《小腆纪年》且又疑定国本名颀,此皆不考诏书碑记之过也。

对《明史稿》、《明史》、《清史稿》等书的错误进行驳斥

明史稿》等书有林青阳而无李颀。案十八先生之名,由十八先生之墓碑而起,诏书碑记所载十八先生,其名皆合,最为可据,均无林青阳之名。且林青阳事,传者不一:或云林青阳与周官由间道达柳州,致命后,林、周二人畏可望,即由连州泛海而去,故青阳不得预于十八人之数(《冬青馆集·书逸史吴贞毓传后》,本《残明纪事》、《安龙逸史》);或云可望闻青阳在常荣营,急差人拿青阳,而青阳已去(《安龙纪事》、《粤滇纪略》);或云可望邀林青阳、周官执之,并执马吉翔以待对理,然并不言其死(《见闻随笔》、《劫灰录》、《西南纪事》、《明末五小史》、《五藩实录》、《明末纪事补遗》);或言吴贞毓等死后,而林青阳逮至,亦被杀,独周官走免(《明史稿》、《明史》、《南疆绎史》、《小腆纪年》、《小腆纪传》、《明通鉴附编》、《续明纪事本末》);或言林青阳与吴贞毓等十七人同时被杀(《清史稿·李定国传》沿《明史》之误,不数李颀而以青阳并入十八人之殉,然《明史》言林青阳后杀,此更混为同时杀矣);或言林青阳与陈麟瑞、刘议新及吴贞毓等十五人同时杀,而不数李颀、张福禄、全为国三人(《南疆逸史》、《南天痕》);或言林青阳等二十一人同被杀,盖又数青阳及陈麟瑞、刘议新也(《明末忠烈纪实》)。前三说不载林青阳之死,其不入十八人之列,是也。后四说则均言林青阳被杀,又于十八人之列,与诏书碑记不合,其言不足取矣。

案《明史稿》等书所以不列李颀于十八先生之列者,盖因“孙可望奏疏”之误,《行在阳秋》于《永历诏书》后附“孙可望奏”云“李颀臣弟也,剿口(案《甲申朝事小纪》三编卷四引“孙可望奏”,作剿虏)失律,法自难宽,方责图功以赎前罪,而敢盗宝行封,是臣议罚,诸奸反以为应赏矣”,《明史稿》盖因颀为孙可望弟,故不数之耳,不知此李颀乃李定国之误文,《甲申朝事小纪》引“孙可望奏疏”正作“李定国”可证。《小腆纪年》卷十八亦引“孙可望奏”作“李定国臣弟也”,原注:“考曰《阳秋》作李颀,岂定国本名颀乎?”案孙可望、李定国皆为张献忠养子,故可望称定国为弟。盗宝行封,即指吴贞毓等谋封李定国为晋王,敕其入卫也。《行在阳秋》在清初转辗传钞,已多误字,今《明季稗史》本误字更多,李定国误作李颀,盖当时传钞本,即已如此,故启《明史稿》等书之误。《小腆纪年》且又疑定国本名颀,此皆不考诏书碑记之过也。又案《甲申朝事小纪》三编卷四引《李氏三忠纪》,有“李颀传”,详载十八先生名氏,颀其一也。雍正宜兴县志·忠义传》亦言“李颀与吴贞毓等谋敕李定国入卫,事泄,同被害”,则李颀预于十八人之列,亦有旁证矣。(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