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条约签订后江户和京都的局势

条约签订后江户和京都的局势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政五年六月二十日,《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签订后,德川幕府开始采取善后措施。我希望关白大人尽快让朝廷补发批准条约的敕令。安政五年八月八日,幕府宣布德川家定去世。与此同时,井伊直弼任命酒井忠义为新的京都所司代,让他稳定京都局势。孝明天皇认为德川幕府无视朝廷敕令和可憎的外夷签订条约,有不臣之心,十分愤慨。尽管九条尚忠反对下达这一诏书,但孤掌难鸣。

条约签订后江户和京都的局势

安政五年(1858年)六月二十日,《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签订后,德川幕府开始采取善后措施。缔结条约本来就是德川幕府的职责所在,从当时的国法来看,幕府独断专行是合法的。即便公卿和大名对此有异议,如果幕府有能力处理好缔约之事,没有必要咨询大名和朝廷。可悲的是,幕府武备废弛,府库空虚,外敌强大,缔约事关国家命运。因此,幕府需要得到大名的协助。然而,幕府式微,大名尾大不掉,要想命令大名,必须借助朝廷的权威。安政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幕府派特使将老中们联名写给朝廷的信函呈递给朝廷。在信中,老中们解释道:

签订条约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没有时间等朝廷批准,否则会重蹈清朝的覆辙。而幕府对独断专行心感不安,派特使来说明情况,以示尊奉朝廷之意。

且大老井伊直弼也写信给关白九条尚忠说:

本来打算对外国人采取强硬的态度,但国内有对幕府怀有二心者,不得不先除掉内鬼。我希望关白大人尽快让朝廷补发批准条约的敕令。之后,我才能镇压心怀不轨者,以安圣心。

这里所说的心怀不轨者指的就是一桥派。

安政五年(1858年)六月二十九日,朝廷经过讨论,表示对幕府的禀奏不满意,命井伊直弼或者御三家上京。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定病重,御三家中水户藩的德川齐昭、尾张藩的德川庆胜被命令蛰居。由于政务繁忙,井伊直弼分身乏术。安政五年七月九日,幕府打算派老中间部诠胜为特使上京,并告诉传奏在新征夷大将军继任之后,井伊直弼也上京。安政五年八月八日,幕府宣布德川家定去世。间部诠胜也因此耽搁了上京日程。当时,朝廷中的久迩宫朝彦亲王、内大臣三条实万、鹰司政通父子、左大臣近卫忠熙、大纳言正亲町三条实爱等对幕府未经朝廷批准就独断专行签订条约十分不满,日夜开会,打算追究幕府的责任。鹰司政通父子等认为九条尚忠和井伊直弼勾结误国,逼迫九条尚忠辞职。一桥派也利用这个时机,让朝廷拥立德川庆喜做征夷大将军世子。此时,幕府决定立德川庆福做征夷大将军世子的消息传到朝廷。朝廷中绝大部分公卿支持一桥派,听到这一消息大失所望。九条尚忠因支持幕府被公卿们孤立,十分狼狈。听到德川庆福被立为征夷大将军世子之后,九条尚忠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久迩宫朝彦亲王、三条实万、鹰司政通父子等深受孝明天皇的信任,对幕府十分不利。坊间传闻井伊直弼和九条尚忠欲合谋废黜孝明天皇,将孝明天皇迁至彦根城,立祐宫睦仁亲王[1]为天皇。井伊直弼听说九条尚忠在朝廷的地位非常不稳固,十分担忧。九条尚忠是联系幕府和朝廷的唯一桥梁,一旦九条尚忠被迫辞职,幕府和朝廷之间将会出现难以逾越的鸿沟。(www.xing528.com)

安政五年(1858年)七月中旬,井伊直弼派足智多谋的长野主膳到京都帮助九条尚忠挽回颓势。与此同时,井伊直弼任命酒井忠义为新的京都所司代,让他稳定京都局势。这时,水户藩的藩主与家臣们蠢蠢欲动,被命令蛰居的德川齐昭偷偷溜出宅院进行秘密活动。德川齐昭的夫人也四下活动。尾张藩的德川庆胜也不本分,也伺机而动。德川幕府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认为德川齐昭是扰乱朝廷的祸根。于是,德川幕府派人加强了对水户藩、德川齐昭夫妇和德川庆胜的监视。水户藩藩主德川庆笃派家臣向幕府抗议说:“幕府没有确凿证据就命令德川齐昭等蛰居,这样做是不合法的。”幕府恫吓说:“如果找到确凿证据,就命令他们永远蛰居。”幕府还奏请朝廷说:“德川齐昭的行为言论有失检点,希望朝廷不要再受理德川齐昭的建议。”此时,公卿和孝明天皇都倾向于让九条尚忠辞职。九条尚忠顶不住压力,想递交辞呈,家臣岛田正辰苦苦谏阻,九条尚忠这才打消了辞职的念头。孝明天皇接到德川幕府的奏请后左右为难,免去了反对幕府的核心人物鹰司政通的职务。公卿们开会,认为德川幕府命德川庆笃、松平春岳、德川庆胜蛰居是非法的,打算追究幕府的责任,但由于大臣一条氏反对没有付诸实施。孝明天皇认为德川幕府无视朝廷敕令和可憎的外夷签订条约,有不臣之心,十分愤慨。安政五年八月七日,近卫忠熙、三条实万、德大寺氏等公卿利用孝明天皇痛恨幕府的这一心情,决定下诏书给德川庆笃,大意如下:

幕府独断专行,轻率地在条约上签字,先斩后奏,导致内乱。朕非常担忧,希望御三家和大老井伊直弼上京共商国是。不知御三家中的水户、尾张两藩藩主为何获罪,如今外敌当前,惩罚重臣,人心惶惶,恐生内乱。朕希望御三卿、御三家等各地大名讨论此事,以期朝廷幕府和睦,巩固德川幕府的政权。唯有如此,才能同仇敌忾。水户藩是大名之首,因此,下诏给水户藩。朕希望水户藩周知大名。

尽管九条尚忠反对下达这一诏书,但孤掌难鸣。安政五年(1858年)八月九日,朝廷遣使将这份诏书的副本送到德川幕府。

安政五年八月十九日,德川庆笃接到诏书,随后召集老中们进行协商,老中们说回去商量后答复。在德川幕府接到诏书的副本后,井伊直弼抱病召集老中们开会商议对策,他还命令德川庆笃除御三家和御三卿之外,不要向其他大名传达诏书。与此同时,德川幕府决定派间部诠胜上京禀奏朝廷:“德川家定将军去世,使者上京延期,幕府对此表示歉意。另外,由间部诠胜答复朝廷最新下达的诏书。”长野主膳于安政五年八月二日上京和九条尚忠谋划。九条尚忠不敢轻率行动,恐遭其他朝臣的弹劾,让长野主膳催促幕府使者尽快上京,否则自己顶不住压力会辞职的。长野主膳赶紧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井伊直弼。

新任京都所司代酒井忠义正在前往京都的途中,长野主膳离开京都,和酒井忠义见面,讨论如何打压公卿的嚣张气焰。公卿鹰司政通、近卫忠熙等谋划在酒井忠义和间部诠胜到京都之前就罢免九条尚忠的关白一职。从安政五年八月月末至九月上旬,鹰司政通、近卫忠熙等十几个公卿或在皇宫或在一条氏的家中密谋。安政五年九月四日,公卿们又召开会议,孝明天皇也出席了,只有九条尚忠和大纳言久我氏称病没有出席。安政五年八月八日,九条尚忠劝谏孝明天皇今后不要再干预幕府的政务,孝明天皇听后十分震怒。在这种情况下,九条尚忠不得不辞去关白一职。久我氏也受连累被迫辞职。这样一来,朝廷里就没有人再支持德川幕府。德川幕府已经无法劝说朝廷接受自己的主张。为了挽回颓势,德川幕府把希望寄托在了间部诠胜的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