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渡桥碑文及其历史背景摘要

双渡桥碑文及其历史背景摘要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碑文分成左右两部分。第3 列即上碑碑记中提及的张士玉和应春梅,各捐六千文。与上碑合计,总收助资约一百四十千文。倡建者中有叶振千、叶振笃,后来道光念九年下渡桥重建时,叶振笃仍是首事之一。而且此碑助资均为钱文,下渡桥有钱文也有银两。碑文福緣善慶(额)張承祥捐錢六百文、張崇德捐錢九百文、葉永江、頋加圓、蔣振酬、陳茂蘭、陳聖羙、葉永林、葉千栗、□文星,各。張士玉捐錢六千文、應春梅捐錢六千文。

双渡桥碑文及其历史背景摘要

此碑与上碑并立,高宽相同,石质相同。额“福缘善庆”,正书。碑面下部风化也很严重,但下部因为是空白,故对文字辨识无多大影响。

碑文分成左右两部分。右边是上一碑助名的继续,分3 列,首列7 行,前2 名上刻姓名下刻助资,后7 名助资只总刻一个“各”字。第2、3 列分别为3 名和2 名。共刻14 位助名。第3 列即上碑碑记中提及的张士玉和应春梅,各捐六千文。故上碑助名最前面只刻一个稍大的“张”字,应该就是张士玉。这样,其余的人都按助额排序,捐助最多的倡议者却排在最后。与上碑合计,总收助资约一百四十千文。助名之后刻一行“所买民田一石计一丘坐下桥□□□路里”。

碑左边也刻助名4 列,每列10 名,第4 列6 名,共36 名。每笔上刻姓名下刻助资。共收助资十五千文。此碑无落款,本该刻落款的位置,刻了3 行说明这部分助资的来源,即上碑碑记中所称由童锡禄、叶振千之前首倡捐募之款,如短记。而且这3 行格式很特别,左起书写,刻至一半即换行,满行21 字。

虽然此碑未刻立碑年月,但大致可推知是在道光初年,因为如碑中称“山隍庙向无石桥”,桥是始建。倡建者中有叶振千、叶振笃,后来道光念九年(1849)下渡桥重建时,叶振笃仍是首事之一。而且此碑助资均为钱文,下渡桥有钱文也有银两。所以时间早于下渡桥,但又不会太过久远。

碑 文

福緣善慶(额)

張承祥捐錢六百文、張崇德捐錢九百文、葉永江、頋加圓、蔣振酬、陳茂蘭、陳聖羙、葉永林、葉千栗、□文星,各。(以上右第一列)

顧明當捐錢一千文、童錫廣捐錢六百文、童佳禹捐錢一千弍百文。(以上右第二列)(www.xing528.com)

張士玉捐錢六千文、應春梅捐錢六千文。(以上右第三列)

所買民田一石計一坵坐下橋□□□路裡。」

吴允林捐錢一千四百、楊光書助錢一千四百、葉振篤助錢一千二百文、張登海助錢一千文、金兆洛助錢一千二百文、章起林助錢一千文、娄昌龍助錢八百文、娄文朱助錢八百文、姚明南助錢八百文、姚明滿助錢七百文。(以上左第一列)

娄德官助錢六百文、楊登科助錢六百文、葉加法助錢六百文、葉加才助錢六百文、史吉元助錢六百文、胡大法助錢六百文、葉振耀助錢七百文、張科達助錢六百文、楊光聖助錢六百文、頋明善助錢七百文。(以上左第二列)

陳聖官助錢六百文、陳国葉助錢七百文、應兆詩助錢六百文、蔣大成助錢五百文、童佳萬助錢八百文、頋明福助錢一千文、胡名顯助錢五百文、顾紹偉助錢、田其銀助錢四百文、楊登禹助錢四百文。(以上左第三列)

楊光禮助錢六百文、陳加明助錢六百文、史吉耀助錢三百文、胡明昌助錢四百文、楊選春助錢六百文、柴聖發助錢四百文。(以上左第四列)

三隍廟向無石橋,斯橋之建由於嶺坑娄昌龍、娄昌貴、」葉振千、振篤等糾集獅會,首以創其事。合將姓名」俱附于此。」(以上三行自左至右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