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艾草淡包铺如何解决冷清问题?

艾草淡包铺如何解决冷清问题?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个摊位在一次次的买卖中忙得不亦乐乎,唯独艾草淡包铺的生意很冷清,顾客好像不爱吃艾草淡包。一旁的杨老师走了过去,对西西说:“店长,这叫什么呀?多少钱一个呢?”西西看到第二个顾客上门,微笑着说:“这是艾草淡包,1元钱一个,很好吃的!”来到大门口,鑫鑫开始吆喝:“快来买,快来买,艾草淡包1元钱,又香又甜。”

艾草淡包铺如何解决冷清问题?

各个摊位在一次次的买卖中忙得不亦乐乎,唯独艾草淡包铺的生意很冷清,顾客好像不爱吃艾草淡包。西西店长看到别家摊位商品这么抢手,急得都快要哭了,却想不出办法。

一旁的杨老师走了过去,对西西说:“店长,这叫什么呀?多少钱一个呢?”

西西看到第二个顾客上门,微笑着说:“这是艾草淡包,1元钱一个,很好吃的!”

杨老师说:“那你给我来一个吧!可是为什么你们店里顾客这么少呀?”

西西说:“我也不清楚,老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杨老师说:“我是香香村的老师,上次我们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后来想了一个办法,用送外卖的形式来推销美食,我觉得还不错,你们可以试试!”

西西说:“对呀,这个办法真好,谢谢老师!”

说着,他开始和店员商量“外卖行动计划”,最终决定派最会说的鑫鑫去售卖。

来到大门口,鑫鑫开始吆喝:“快来买,快来买,艾草淡包1元钱,又香又甜。”

这时,刚好有一位爷爷停好电瓶车走过来,鑫鑫看见了连忙迎上去。

“爷爷,买一个艾草淡包吧!”(www.xing528.com)

爷爷说:“我先接完孙子再来买好吗?”

鑫鑫思考了一下,又说:“等会儿出来,包子就冷掉了,买一个吧,1元钱一个。”

爷爷看见鑫鑫这么热情,便说:“那好吧,我买两个,帮我包起来。”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幼儿时常能够体验我园自然小镇中的买卖活动,参加活动的经验非常丰富,但是个体化差异比较大,有些幼儿胆子非常大,吆喝售卖不在话下,大部分幼儿胆子比较小且已有经验不足。通过“叽里呱啦大讨论”,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分享,了解了吆喝售卖的几个要素,并且进行现场演练,教师惊喜地发现幼儿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这一转变。

但是问题来了,每个摊位的三个人如何分工合作呢?在同伴的帮助下,幼儿渐渐找到自己比较喜欢的点,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任务的认领。而在售卖过程中,幼儿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没有零钱怎么办”“店铺生意太冷淡该想什么办法”……他们通过组内商量、辨析比较、经验互享,寻找最适宜的一种方式来达成共识。这说明幼儿能调动所有的已有经验,在不断地计划与准备中积极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在实践中去验证自己想的一些办法是否有用。比如当摊位生意冷清时,他们通过外卖手段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可见幼儿的情商、团队合作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在不断提升。

教师的支持与思考

整个售卖活动中,幼儿先后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幼儿在兴奋地讨论自己的摊位时,教师及时抛出新的问题,“作为售卖员要怎么大声吆喝来介绍自己的美食呢”,以此引发幼儿新的思考。而在他们各抒己见后,教师的梳理和归纳至关重要,帮助幼儿建构了完整经验,教师还不断创设情境让幼儿“实战练兵”。

在发现幼儿对于店铺生意冷淡束手无策时,教师以同伴(顾客)的身份介入,分享了自身在香香村的经验,经验迁移的暗示帮助店员们拓宽了思路,外卖员的角色应运而生,幼儿真正体验了小主人的角色。所以说,教师的“适时介入”或“不介入”非常重要。比如幼儿在摊位前售卖时,几乎看不到教师的介入。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退位,让大班幼儿的认知经验占主导地位,让他们通过不断地思考讨论、亲身体验来解决问题,一步步推进售卖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