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氧气的发现:再探氧气的起源

氧气的发现:再探氧气的起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以前,世界上都公认:氧是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在1774年8月1日,从加热氧化汞中发现的。但是,克拉普罗特的论文里,提出了另一种看法:氧气是1 100多年前中国人发现的!他是否就是发现氧气的马和,还有待于作进一步查证。马和发现氧气,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千万朵智慧之花中的一朵。

氧气的发现:再探氧气的起源

1807年,24岁的德国的汉学家朱利斯·克拉普罗特在俄罗斯彼得堡科学院的大会上,宣读了一篇令人注意的论文——《第八世纪时中国人化学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谁最早发现氧气的论文。在这以前,世界上都公认:氧是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在1774年8月1日,从加热氧化汞中发现的。与此同时,瑞典化学家社勒也在1772年研究二氧化锰时发现了氧气。但是,克拉普罗特的论文里,提出了另一种看法:氧气是1 100多年前中国人发现的!

朱利斯·克拉普罗特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化学家,而克拉普罗特本人,则是19世纪初期的一位勤奋的东方语言学家,他懂得日文、藏文、蒙古文,特别是精通中文,不仅能听懂中国话,而且看得懂中国的古文。克拉普罗特在18岁的时候,便创办了《亚洲杂志》。随后因为精通东方语言,被俄罗斯沙皇政府聘请到彼得堡科学院担任亚洲语文教授。在1804年,他曾到中国北京担任俄国驻华使馆的翻译。正因为他父亲精通化学,而他自己又精通中文,便使得克拉普罗特对于中国古书中有关化学方面知识的记载,格外留意和关心。

朱利斯·克拉普罗特在论文里谈到,1802年,在他的一位德国朋友波尔南那里,他看到了一本68页的中国学生马和(译音)的著作,书名叫作《平龙认》。在书里,马和认为:“……有许多方法可以分开气的组成部分,并可取出其中的阴的部分……”“阴气是永不纯净的,但以火热之,我们可从青石、火硝、黑炭石中提取。”

这里的“气”,就是指空气:这里的“阴”,就是指氧气。(www.xing528.com)

这篇论文在1810年发表于《圣彼得堡科学院刊》上,引起了世界化学界热烈的争论。19世纪以来,许多当时著名的化学家,比如法国无机化学家毛桑、德国的李普曼,都在自己的著作里,提到了克拉普罗特的论文,并且提到中国人最早发现氧气的问题。在中国,首先提到这件事的,是我国化学家黄素封先生。他在1936年翻译了《化学元素发现史》一书,谈到了马和发现氧气的问题,并且找到了克拉普罗特论文的原文,把它译成中文。于是,这个问题开始引起中国化学界的普遍注意。

因为《平龙认》这本书是手抄本,原书至今还没找到,这个问题的最终结论,还没有确定。

克拉普罗特在论文中,曾经用中文原文描下“平龙认”这三个字,因此这本书的书名叫《平龙认》这一点是确实无疑的。克拉普罗特的论文是用法文写成的,关于《平龙认》一书的作者,他只写了法文,并没有写成中文原文。现在,我国化学家根据法文拼音,译为“马和”“茅华”“毛华”。

马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国化学家从《平龙认》这个书名推断,这是出自古代风水先生们流传的一句口诀“山龙易寻,平龙难认”,因此,作者马和很可能是一个看风水的人,也就是古时候所谓的“堪舆家”。最近有人查出,著名的明朝“三保太监西洋”的郑和原姓马,叫马和。他是否就是发现氧气的马和,还有待于作进一步查证。另外,克拉普罗特在论文中提到,《平龙认》一书的写作年代是“至德元年”。这,至今仍是一个“悬案”,因为中国历史上恰巧有两个朝代用过“至德”这年号:一个是南北朝时的陈后主,从公元583年到公元586年这四年间;一个是唐肃宋,从公元756年到公元758年这三年间。究竟“至德元年”是指583年呢,还是指756年,现在还没有弄清楚。虽然《平龙认》是手抄本,原书至今还没有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著作年代以及书的原文,都还没有彻底弄清楚。从克拉普罗特的论文里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1 100多年前,我国学者马和,已经对氧气作了十分深入的研究。马和发现氧气,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千万朵智慧之花中的一朵。现在,我国的化学家正在对马和发现氧气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尽量设法把《平龙认》这本书找到,来最后解决这个“悬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