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仙女教:殷商文化的活化石,男女信徒同乐翩翩

仙女教:殷商文化的活化石,男女信徒同乐翩翩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仙女教崇奉“七衣仙女”。溯本求源,七衣仙女的母亲被尊奉为“九天玄母娘娘”。因此,七衣仙女又称玄女。因此,仙女教堪称殷商文化的活化石。仙女教信徒不分男女,在其宗教活动中,一律涂脂抹粉,身穿巾帼女衣,腰系七彩裙子,翩翩起舞,煞是好看。仙女教最热闹的场面是“还庆愿”。仙女教与20世纪50年代仍在梅山流行的元皇教有着渊源。

仙女教:殷商文化的活化石,男女信徒同乐翩翩

梅山有个“仙女教”。仙女教在芙蓉大山诞生,又在芙蓉大山流传至今。

芙蓉大山在古镇梅城东二十五公里。那山方圆百余公里,峰峦叠嶂,古木葱蔚,怪石嶙峋,交通闭塞。是唐宋梅山峒蛮与朝廷抗衡的大本营,又是梅王扶汉阳的家乡。因此,山上保存的梅山文化很多,仙女教就是梅山宗教文化中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仙女教崇奉“七衣仙女”。七衣仙女又称“梅嫦七姐妹”。今湘西梅山教中有个分支,崇奉女神“梅嫦”,其偶像置于郊外,根源就在芙蓉大山。七衣仙女都是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她们上山“赶肉”,下水“擒蛟”,烧茶煮饭,针线女红,样样能干。饲养家禽家畜,更是她们的拿手好戏。

七衣仙女的大姐是个麻子,俗称“麻花仙姑”。麻花仙姑样子奇丑,心地善良,这正好与那些花容月貌却包藏祸心的人妖鬼怪形成鲜明对照。

溯本求源,七衣仙女的母亲被尊奉为“九天玄母娘娘”。因此,七衣仙女又称玄女。梅山“仙女咒”中有“急急如九天玄女令敕”之句。据《史记·殷本纪》,殷商的始祖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说明对九天玄母娘娘的崇拜起源于殷商对玄鸟图腾的崇拜。殷商曾在今安徽亳县南建立了梅国。春秋晚期,梅国遗民为楚所迫,徙居沅湘之间的今安化、新化等地。这一带称梅山,正因为徙来了一支梅国遗民之故。因此,仙女教堪称殷商文化的活化石。(www.xing528.com)

仙女教信徒不分男女,在其宗教活动中,一律涂脂抹粉,身穿巾帼女衣,腰系七彩裙子,翩翩起舞,煞是好看。仙女教不用大鼓大锣,以唢呐开台,接着便是细吹细打,仙女们在一派“仙乐”声中飘然而至,载歌载舞。

仙女教的咒语中有“来从仙女洞中来,去自仙女洞中去”的禅语。那个“仙女洞”就在芙蓉大山之中。仙女洞中有七衣仙女“寝宫”,每个“仙女”一间,迂回曲折,在洞中深处,极难寻觅。外面有一间大石厅,名“会仙厅”。相传厅中桌椅板凳齐全,仙女们常在那里嬉戏唱歌,歌声悠扬悦耳,招来百鸟倾听。洞中还有金杯银筷一桌,山里人做喜事接待贵宾,可去洞中借用,喜事做完归还,无不应允。后来山里有个青年讨了个山外堂客。结婚的那天,女方的高宾中有个不要脸的东西,摸走了一只金杯。自此之后,山里人再也借不到金杯了。

仙女教最热闹的场面是“还庆愿”。还庆愿是山民们到了腊月,庆贺农业丰收、六畜兴旺的宗教活动。山民们把丰收的功劳视为仙女们的恩赐,于是便杀年猪,“庆仙娘”,期盼仙娘再赐恩典,来年收成更好。还庆愿的那天,不等天光,邀请仙女教徒一行七人,老远就吹起唢呐,一路边唱边跳,兴致勃勃朝“香主”家来。香主家则在门外立“香案”焚香跪接。唢呐三吹过后,“仙女们”便到了。接着锣鼓鞭炮震天价响,将“仙女们”簇拥进堂屋之中。随后便开始一天一晚的“庆仙娘”活动……

仙女教与20世纪50年代仍在梅山流行的元皇教有着渊源。原来元皇教崇奉“首出御世的人皇”盘古为鼻祖。盘古氏(盘瓠氏)好五色衣。七衣仙女承继了盘瓠氏好五色衣的习俗。后来仙女教“走”下芙蓉大山,与元皇教融合,丰富了元皇教的内涵。元皇教所崇奉“三洞娘娘”,及“舞愿”庆娘娘等活动都有仙女教的影子。但是,纯粹的仙女教只在芙蓉山上代代相传,以其独特的地方色彩为山民们所喜闻乐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