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优化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3投射电子显微镜示图电子枪电子枪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物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优化方法

3.3.3.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作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的一种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数的电子光学仪器。它由电子光学系统、电源与控制系统及真空系统三部分组成。电子光学系统通常称为镜筒,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核心,它的光路原理与透射光学显微镜十分相似,如图3.13所示。它分为三部分,即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和观察记录系统。

照明系统由电子枪、聚光镜和相应的平移对中、倾斜调节装置组成。其作用是提供一束亮度高、照明孔径角小、平行度好、束流稳定的照明源。为满足明场和暗场成像需要,照明束可在2°~3°范围内倾斜。

图3.13 投射电子显微镜示图

(1)电子枪

电子枪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源。常用的是热阴极三极电子枪,它由发夹钨丝阴极、栅极帽和阳极组成,如图3.14所示。

图3.14 电子枪示图

图3.14(a)为电子枪的自偏压回路,负的高压直接加在栅极上,而阴极和负高压之间因加上了一个偏压电阻,使栅极和阴极之间有一个数百伏的电位差。图3.14(b)中反映了阴极、栅极和阳极之间的等位面分布情况。因为栅极比阴极电位值更负,所以可以用栅极来控制阴极的发射电子有效区域。当阴极流向阳极的电子数量加大时,在偏压电阻两端的电位值增加,使栅极电位比阴极进一步变负,由此可以减小灯丝有效发射区域的面积,束流随之减小。若束流因某种原因而减小时,偏压电阻两端的电压随之下降,致使栅极和阴极之间的电位接近。此时,栅极排斥阴极发射电子的能力减小,束流又可望上升。因此,自偏压回路可以起到限制和稳定束流的作用。由于栅极的电位比阴极负,所以自阴极端点引出的等位面在空间呈弯曲状。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某一地点,电子束会会集成一个交叉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子源。交叉点处电子束直径几十个微米

(2)聚光镜

聚光镜用来会聚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以最小的损失照明样品,调节照明强度、孔径角和束斑大小。一般都采用双聚光镜系统,如图3.15所示。第一聚光镜是强激磁透镜,束斑缩小率为10~50倍,将电子枪第一交叉点束斑缩小为1~5μm;而第二聚光镜是弱激磁透镜,适焦时放大倍数为2倍左右。结果在样品平面上可获得2~10μm的照明电子束斑。

图3.15 照明系统光路

3.3.3.2 成像系统(www.xing528.com)

成像系统主要是由物镜、中间镜和投景镜组成。

(1)物镜

物镜是用来形成第一幅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图像或电子衍射花样的透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物镜。因为物镜的任何缺陷都将被成像系统中其他透镜进一步放大。欲获得物镜的高分辨率,必须尽可能降低像差。通常采用强激磁、短焦距的物镜,像差小。

物镜是一个强激磁短焦距的透镜(f=1~3 mm),它的放大倍数较高,为100~300倍。目前,高质量的物镜其分辨率可达0.1 nm左右。

物镜的分辨率主要决定于极靴的形状和加工精度。一般来说,极靴的内孔和上下极靴之间的距离越小,物镜的分辨率就越高。为了减小物镜的球差,往往在物镜的后焦面上安放一个物镜光阑。物镜光阑不仅具有减小球差、像散和色差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图像的衬度。此外,我们在以后的讨论中还可以看到,物镜光阑位于后焦面位置上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暗场及衍衬成像操作。

在用电子显微镜进行图像分析时,物镜和样品之间的距离总是固定不变的(即物距L1不变)。因此改变物镜放大倍数进行成像时,主要是改变物镜的焦距和像距(即f和L2)来满足成像条件。

(2)中间镜

中间镜是一个弱励磁的长焦距变倍率透镜,可在0~20倍范围调节。当放大倍数大于1时,用来进一步放大物镜像;当放大倍数小于1时,用来缩小物镜像。在电镜操作过程中,主要利用中间镜的可变倍率来控制电镜的总放大倍数。如果把中间镜的物平面和物镜的像平面重合,则在荧光屏上得到一幅放大像,这就是电子显微镜中的成像操作;如果把中间镜的物平面和物镜的背焦面重合,在荧光屏上得到一幅电子衍射花样,这就是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衍射操作。

(3)投影镜

投影镜的作用是把经中间镜放大(或缩小)的像(或电子衍射花样)进一步放大,并投影到荧光屏上,它和物镜一样,是一个短焦距的强磁透镜。投影镜的激磁电流是固定的,因为成像电子束进入投影镜时孔径角很小,因此它的景深和焦长都非常大。即使改变中间镜的放大倍数,使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有很大的变化,也不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有时,中间镜的像平面还会出现一定的位移,由于这个位移距离仍处于投影镜的景深范围之内,因此,在荧光屏上的图像依旧是清晰的。

3.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记录系统

观察和记录装置包括荧光屏和照相机构,在荧光屏下面放置一个可以自动换片的照相暗盒。照相时只要把炭光屏掀往一侧垂直些起,电子束即可使照相底片曝光。由于强对电子显微镜的焦长很大,显然荧光屏和底片之间有数厘米的间距,但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通常采用在暗室操作情况下人眼较敏感的、发绿光的荧光物质来涂制荧光屏。这样有利于高放大倍数、低亮度图像的聚焦和观察。

电子感光片是一种对电子束曝光敏感、颗粒度很小的溴化物乳胶底片,它是一种红色盲片。由于电子与乳胶相互作用比光子强得多,照相曝光时间很短,只需几秒。早期的电子显微镜用手动快门,构造简单,但曝光不均匀。新型电子显微镜均采用电磁快门,与荧光屏动作密切配合,动作迅速,曝光均匀;有的还装有自动曝光装置,根据荧光屏上图像的亮度,自动地确定曝光所需的时间。电子显微镜工作时,整个电子通道都必须置于真空系统之内。新式的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枪、镜筒和照相室之间都装有气阀,各部分都可单独地抽真空和单独放气,因此,在更换灯丝、清洗镜筒和更换底片时,可不破坏其他部分的真空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