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重要价值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重要价值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律动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关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幼儿园韵律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依托。爱德华兹则明确指出,幼儿是行动导向的。汪爱丽认为,幼儿本身就好动,喜欢音乐以及随着音乐动作几乎是儿童的天性。汪爱丽指出,动作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推崇通过律动促进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汪爱丽指出,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应发挥动作的作用,让幼儿有充分的随音乐动作的机会。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重要价值

(一)律动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关系

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幼儿园韵律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依托。国内外关于律动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关系的研究非常之多。一方面,学者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幼儿律动的适宜性。奥尔夫提出,儿童在七八岁以前的这个时期,对客观世界和自己身体的认知,还主要是通过感官直觉的体验、经验获得,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是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的。爱德华兹则明确指出,幼儿是行动导向的。汪爱丽认为,幼儿本身就好动,喜欢音乐以及随着音乐动作几乎是儿童的天性。冯婉桢提出,音乐和律动是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吴巍莹进一步指出,幼儿以动作思维为主,动作是幼儿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最自然、最重要的途径。种种研究都表明,是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了律动。另一方面,学者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幼儿律动的必要性。克罗韦尔提出,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汪爱丽指出,动作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达尔克罗兹则提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进而为音乐教育所用,孤立的听觉训练不会使儿童热爱和理解音乐,只有从儿童本身具有的节奏要素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刘金花进一步指出,学前期是幼儿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幼儿身体柔软,容易学习许多动作,加之他们喜欢模仿,喜欢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动作,不怕失败,也不怕别人嘲笑,因而只要能积极地加以指导和训练,学前儿童可以获得许多动作技能。这些研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幼儿律动的价值。幼儿动作发展在前,嗓音发展在后,通过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明确了幼儿律动的适宜性,而通过幼儿的律动又很好地促进着幼儿的发展,这就是律动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关系。

(二)律动与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关系(www.xing528.com)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从视觉、触觉方面来说,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对音乐的把握是有一定难度的。音乐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它想表达的情感,奥尔夫提出,可以通过动作使幼儿感知、感受进而去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而通过动作来学习这些有关内容的目的仍是感知音乐,培养更细致的音乐感。同样,推崇通过律动促进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汪爱丽指出,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应发挥动作的作用,让幼儿有充分的随音乐动作的机会。这样,他们在随音乐动作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不同与变化,感受音乐的特点、性质及所表达的感情。单纯的坐着唱与听,对音乐能力的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动作在幼儿和音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看不到、摸不着的音乐转化成了幼儿可视、可操作的动作,正如奥尔夫提出的,用动作作为音乐的“化身”使人去理解音乐,发展音乐感。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正是将这种理念运用到了实践,将身体当作最自然的“乐器”和最重要的教学媒介,认为音乐与身体运动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表现要素。如音高对应手势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音响强度对应着肌肉的力度;音值(音的长短)对应着动作的持续时间,乐句对应着动作的段落等。所有这些研究都主张,通过音乐的身体律动可以帮助幼儿将外在的音乐概念内化,也表明律动是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