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构图与透视在风景中的应用

探讨构图与透视在风景中的应用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红要学习风景速写的绘画,丁老师说要想能画出正确的场景,需要先理解和掌握风景速写中的构图和透视。图5-1-2一点透视示意图图5-1-3两点透视示意图提示在风景画中透视方法的选择:一点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适合表现庄重、严肃的空间,缺点是比较呆板,与真实效果有一定距离。

探讨构图与透视在风景中的应用

小红要学习风景速写的绘画,丁老师说要想能画出正确的场景,需要先理解和掌握风景速写中的构图和透视。那风景速写中的构图怎么画呢?和此前学习的其他绘画知识中构图和透视又有何不同呢?

动漫游戏专业的美术课程中,速写不但是场景绘制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也是练习构图和空间关系的重要手段。风景速写以自然景物为表现对象,它与人物速写以及以静物、人物为主的场景速写相比,在画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总结起来,小红的任务主要集中在透视、取景构图和空间关系处理三个方面。

1.风景速写的透视

(1)首先我们仔细观察下面的作品,如图5-1-1所示,看看这幅画中景物的大小有什么不同?思考为什么要这样画?

图5-1-1 梅因德尔特·霍贝玛《林荫道》

提示

在自然界中,由于场景的纵深变大,透视的变化也更加明显。在风景速写的绘画中,描绘建筑物、江河、道路这类景物,如不能符合透视变化规律,建筑物就会歪斜不正,江河、道路也不能平卧在地面伸向远方。

(2)观察下面两幅画作,如图5-1-2、图5-1-3所示,看看他们所用的透视方式有什么不同?

图5-1-2 一点透视示意图

图5-1-3 两点透视示意图

提示

在风景画中透视方法的选择:一点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适合表现庄重、严肃的空间,缺点是比较呆板,与真实效果有一定距离。而两点透视富立体感,效果比较自由、活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空间,缺点是,角度选择不好易产生变形。

2.风景速写的取景和构图

(1)观察下面这张照片,试着从整张照片中找出合适的取景区域,如图5-1-4所示。

图5-1-4 峨庄土泉村

提示

大自然中的景色丰富多样,空间场面宽广,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场景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首先,我们要培养发现美的能力,每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带给我们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仰视着看物体显得高大雄伟,俯视着看物体则显得低矮渺小。所以在取景的时候我们要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景物,就能发现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角度。当然开始取景的时候要从有把握的景物入手,可以画某一个景物的局部,由小景逐步到大景。

(2)观察下面图中红色方框所取的区域,如图5-1-5、图5-1-6所示,分析各选择区域里都有什么特点?画出来速写作品是否符合你的审美呢?

图5-1-5 小构图练习(一)

图5-1-5 小构图练习(一)(续)

图5-1-6 小构图练习(二)

(3)将16开或A4纸,对折三次,形成8个小方块形状,如图5-1-7所示。

图5-1-7 将A4纸对折成八个小方格

(4)从提供的照片上选景,在每个小方格里,用简单的线条,尝试自己取景,画出图5-1-5和图5-1-6下方类似的小构图练习稿。

提示

在取景中也要对景物进行必要的艺术处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能表现主题的景物进行着重刻画,可以删掉一些次要的景色,也可以搬动取景范围以外的景物,使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得到强化,以便能更好地表达绘画者的意图。

3.空间关系的处理(www.xing528.com)

(1)仔细观察下图中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如图5-1-8所示,试着将画中景物分组,看大约有几组景物?它们的画法有什么不同?

图5-1-8 中国山水画中的分层安排

提示

物体之间的距离感就是“空间”,其中体现纵深的距离是空间处理的关键,要使风景产生空间效果,需安排好前后景物之间的纵深关系。要做到这一点最好且最简便的方式莫过于将画面中的各部分做多层次布置,即近景、中景和远景。在图5-1-8中,将一组石头和树木位于画面的右下角,表示距离观者较近的景物——近景,房屋和突起的山岩是画的主体景物安排在中心位置——中景,后面的山峰和森林位于画面左侧靠上,表现距离观者最远——远景。这种多层次的景物布置是表现空间的有效方法。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近、中、远景之间的相互练习,即大层次中包含着小层次、层层呼应,这样才能表现出真实自然的空间关系。

(2)仔细观察下图的风景速写作品,如图5-1-9所示,看看其中对近、中、远景中的景物的刻画和描绘,有什么不同?

图5-1-9 风景速写中的取舍和布局

提示

在风景速写中,我们通常用刻画的精细程度和明暗对比的强弱来区分“虚实”。所谓“虚实”,简单的理解就是一种模糊和清晰的感觉。画面中轮廓明确,层次清晰分明,明暗对比强的部分称之为“实”;反之,画面中轮廓模糊,缺少明暗层次、细节和焦点,明暗对比弱的部分称之为“虚”。由于空气的影响,自然中的景物呈现出前实后虚的变化,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来表现风景的空间关系。在图5-1-9中,前面的城墙不管是从明暗对比上还是刻画的程度上,都相对于后面的景物更为精细,这样就让同一个建筑,在一个画面上,有了明显的空间效果。

风景速写的几种常用构图方法

景色取好之后,物体在画面中的构图就非常重要了,不同的构图形式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一般将最主要的物体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而其他陪衬物体则作概括性处理,同时景物的组织要有来龙去脉,精心安排画面物象,从而使画面显得疏密有致,节奏感强。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风景画中常用的几种构图方法:

1.水平式(平行线构图):平稳、宁静、深远的意境,如图5-1-10所示。

图5-1-10 水平式构图

2.纵向式(垂直构图):高耸、上升的感觉,如图5-1-11所示。

3.斜线式(对角线构图):稳定的感觉,如图5-1-12所示。

图5-1-11 纵向式构图

图5-1-12 斜线式构图

4.S式(S形构图):韵律感比较强,如图5-1-13所示。

图5-1-13 S式构图

5.三角式(三角形构图):安定、均衡、灵活,如图5-1-14所示。

图5-1-14 三角式构图

6.V式:纵深感更强,如图5-1-15所示。

图5-1-15 V式构图

在构图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刻意限制在一些构图形式中,如对角线构图、“S”形构图、三角形构图、平行线构图等。在构图中可采用视角的变化打破画面平稳、一成不变,如仰视、俯视、平视等。也可以选取透视变化大的景物进行构图,在构图时也要注意景物自身变化的差异,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画面构图将会千变万化。

将A4或16开纸,分割成8个小框,分别进行6种常用构图的小构图练习。

根据附近或校园景物,用小构图的方式,练习知识链接中不同的构图方法。

学习自我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