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才智非凡,不傲自高,大度待人

才智非凡,不傲自高,大度待人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元璋为之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为中山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有些人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在爬到一定高位时,不是居功自傲,便是矜才使气、盛气凌人。所以,“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年羹尧接旨后即自杀。所以,“才大不可气粗,居高不可自傲”的训诫一定要牢记在心。

才智非凡,不傲自高,大度待人

功成名就需要一种谦逊的态度,自觉地在名利场中做看客,开拓广阔心境。古人云:毁或无妨,誉则可怕。一个人的名气大了,不沽名则其名愈溢;一个人的功劳大了,不矜功则其功愈显。俗话说,“夹着尾巴好做人”,对普通人如是,对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也莫不如此。

中国历史上明王朝的建立,大将军徐达功不可没。“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的徐达,儿时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在其戎马一生中,有勇有谋,用兵持重,为明朝的创建和中国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将帅才,他也深得朱元璋的宠爱。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却从不居功自傲。

徐达每年春天挂帅出征,暮冬之际还朝。回来后立即将帅印交还,回到家里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按理说,这样一位儿时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的至交,且战功赫赫,甚至朱元璋还将自己的次女许配给他,完全可以“享清福”了。朱元璋也在私下对他说:“徐达兄建立了盖世奇功,从未好好休息过,我就把过去的旧宅邸赐给你,让你好好享几年清福吧。”朱元璋的旧邸是其登基前当吴王时居住的府邸,可徐达就是不肯接受。万分无奈的朱元璋请徐达到旧邸饮酒,将其灌醉,然后蒙上被子,亲自将其抬到床上睡下。徐达半夜酒醒,问周围的人自己住的是什么地方,内侍说:“这是旧内。”徐达大吃一惊,连忙跳下床,俯在地上自呼死罪。朱元璋见其如此谦恭,心里十分高兴,命有关部门在此旧邸前修建一所宅第,门前立一石碑,并亲书“大功”二字。

徐达功高不骄,还体现在他好学不倦、严于律己上。放牛出身的徐达,少年无读书机会,但他十分好学,虚心求教,每次出征都携带大量书籍,一有时间便仔细研读,掌握了渊博的军事理论。因此每每临阵指挥,莫不料敌如神,进退有据,且每战必胜,令人心服。

身为统帅的徐达,还能处处与士兵同甘共苦。遇到军粮不济,士兵未饱时,他也不饮不食;扎营未定,他也不进帐休息;士卒伤残有病,他亲自慰问,过问给药治疗之事项;如遇上士卒牺牲,他更是重视,筹棺木葬之。将士对他无不既感激又尊敬。

本来可以纵情玩乐的徐达,平生却无声色酒财之好,“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所疵,昭明乎日月”。朱元璋赐与他一块沙洲,由于正处于农民出行的必经之地,家臣以此擅谋其利,徐达知道后,立即将此地上缴官府,“其无私欲,持大节类如此”。

1385年,徐达病逝于南京。朱元璋为之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为中山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

徐达之所以能居功不自傲,除其个人良好的修养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他知道功成名就后如何安身立命。这不能不说是高人自有高招。

在中国历史上,功臣权臣夺取皇权或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皇袍加身的例子也不鲜见。所以,历代皇帝总是在政权到手后,视功臣为最大威胁,千方百计收回其权力。“杯酒释兵权”已算是非常“客气”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成为皇权统治下残酷的事实。(www.xing528.com)

应该说,朱元璋用严刑重刑,杀了包括功臣在内的十多万人,实质上是强化其统治的手段,也是统治阶级内部残酷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朱元璋的个人品格有关。从小与朱元璋在一起的徐达当然十分清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知道与这样的皇帝在一起,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自己如果居功自傲,无异于引火烧身。所以,徐达总是低调做人,这既是徐达个人良好品行的体现,更是他保全自己的良策。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只能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有些人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在爬到一定高位时,不是居功自傲,便是矜才使气、盛气凌人。想一想宇宙之大、人际之繁,一人之功、一己之才算得了什么?更何况每一个人的“功”和“才”都是踩着别人的肩头摘得的。所以,“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年羹尧就是一个不知深浅的人物了,他的胞妹是雍正帝的贵妃。雍正皇帝登基之初,对年羹尧倍加赏识、重用。年羹尧一直在西北前线为朝廷效力,封三等公爵,世袭罔替,加太保衔;因平郭罗克功晋二等公;叙平青海功,进一等公,给一子爵令其子袭,外加太傅衔。雍正二年八月,年羹尧入觐时,御赐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及金币,恩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年羹尧的亲属备受恩宠,就连家仆也有通过保荐,官做到道员、副将的。

年羹尧对此不但不知收敛,却更加得意忘形,更加骄横,还霸占了蒙古贝勒七信之女,斩杀提督、参将多人,甚至蒙古王公见到他都要先跪下。因此他遭到了群臣的愤怒和非议,弹劾他的奏章多似雪片。

内阁、詹翰、九卿、科道合词奏言年羹尧的罪恶,于是部议尽革他的官职。雍正三年十月,雍正帝命逮年羹尧来京审讯。十二月,案成。此距发端仅有九个多月。议政王大臣等定年羹尧罪:计有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九、僭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专擅之罪十五、忌刻之罪六、残忍之罪四,共九十二款。

雍正三年十二月,皇帝差步兵统领阿尔图,来到关押年羹尧的囚室传旨说:“历观史书所注,不法之臣有之。然当未败露之先,尚皆为守臣节。如尔公行不法,全无忌惮,古来曾有其人乎?朕待尔之恩如天高地厚,愿以尔实心报国,尽去猜疑,一心任用。尔乃作威作福,植党营私,辜恩负德,于结果忍为之乎?尔悖逆不臣至此,若枉法曲宥,局以彰宪典而服人心?今宽尔磔死,令尔自裁,尔非草木,虽死亦当感涕也。”年羹尧接旨后即自杀。此案涉及年家亲属及友人,其父年遐龄、兄年希尧罢官,其子年富立斩,诸子年十五以上者遣戍极边,子孙未满十五者待至时照例发遣,族中文武官员俱革职。

不可一世的年羹尧,因为在做人上的无知而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有人说,有才就有财,常常自认为有一点才华的人就沽名自傲,忘乎所以。其实到头来往往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才大不可气粗,居高不可自傲”的训诫一定要牢记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