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晓岚才智:巧答皇上问话

纪晓岚才智:巧答皇上问话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纪晓岚巧答皇上问话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似乎与避暑山庄有不解之缘。一日,乾隆皇帝由纪晓岚和几个侍卫陪同来到这里。但纪晓岚明白,这是乾隆皇帝有意为难他,沉吟一下,答道:“这是佛见佛笑。”作为臣子的纪晓岚,充分了解乾隆的个性心理,巧妙地回应到。乾隆皇帝原想攻他的难处,却被他巧妙地避开了,所以心中着实佩服纪晓岚的才智。

纪晓岚才智:巧答皇上问话

纪晓岚巧答皇上问话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文学家。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82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晓岚似乎与避暑山庄有不解之缘。作为文学侍从,皇帝的“御笔代言人”,他也几次来到这片与他的命运大有关联的土地。

康熙后期开始,皇帝总是带着大队人马来承德避暑,一般是六月启行,八月中旬回銮,几乎年年如此,堪称“马背上的王朝”。只有雍正皇帝,一次也没有去避暑山庄。到了乾隆时,除南巡、西巡、东巡等年份有大活动外,每逢炎夏,乾隆皇帝每年总是要到这里来的,这是他的习惯,一面处理政事,一面打猎、游玩,非常惬意。

这避暑山庄附近有座大佛寺,寺内佛像塑造得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尊大肚皮弥勒,袒胸露腹,直冲那些善男信女憨笑。

一日,乾隆皇帝由纪晓岚和几个侍卫陪同来到这里。乾隆皇帝见到弥勒佛那副笑容可掬的憨态,觉得很有趣,心中一动,又想诘难纪晓岚,所以冲着纪晓岚用手指大肚弥勒佛道:“纪爱卿,此佛为何见朕发笑?”

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佛像本身塑造得如此,任何人面对他,都是这副模样,怎么仅说对乾隆皇帝发笑呢?但纪晓岚明白,这是乾隆皇帝有意为难他,沉吟一下,答道:“这是佛见佛笑。”

“此话怎讲?”乾隆皇帝问道。

“圣上乃文殊菩萨转世,系当今之活佛。”纪晓岚装得十分恭谨地说,“活佛来见佛,故曰‘佛见佛笑’。”

“嗯,说得好。”乾隆皇帝道。但他不甘心就这样便宜了纪晓岚,总得让纪晓岚窘迫得答不出来,所以他想了想,突然眼睛一转,又问道:“纪爱卿,佛见卿也笑,这是为何呢?”

佛见皇帝发笑,为何见臣僚也发笑呢?如果依照前面的理由解释,那臣僚与皇帝成了同等的地位,这在君臣关系上是犯大忌的,说得不好惹怒君王,还有杀头之祸。

纪晓岚听后马上一怔,惊出一身冷汗来,但他很快平静下来,略一思索,笑着答道:“圣上,佛见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作为臣子的纪晓岚,充分了解乾隆的个性心理,巧妙地回应到。他不但明白臣僚和皇帝是有尊卑之分,而且面对棘手问题时,还运用智谋巧妙地贬低了自己,抬高了乾隆九五之尊的天子身份。(www.xing528.com)

“圣上,佛见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这话就把君臣差别拉得远远的,一点也不犯忌。乾隆皇帝原想攻他的难处,却被他巧妙地避开了,所以心中着实佩服纪晓岚的才智。纪晓岚就是凭着他的学识、机智成就了他清代著名学者声誉、当上吏部尚书,成了乾隆身边不可多得的“贴身红人”。

现实生活中,下属如何和领导相处呢?

领导者也是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作风和习惯。对领导有个清楚的了解,不要认为这是为了庸俗地“迎合”领导,而是为了运用心理学规律与领导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处理上下级关系,做好工作。人性中有一种最深切的秉性,就是被人恭维的渴望。与领导者交往时要永远记住,领导者都希望下属恭维他、赞扬他。你要找出领导的优点和长处,在适当的时候给领导诚实而真挚的恭维。你可以请领导畅谈他值得骄傲的东西,请他指出你应该努力的方向,你要恭恭敬敬地掏出笔记本,把他谈话的要点记录下来。这样他会觉得你是一个对他真心钦佩、虚心学习的人,是一个有培养前途的人。

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领导,你也要给予适度的恭维。下属应该明白,上级之所以把他安排在这个岗位上,一定有他的原因。现实中有太多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对方。领导者所做每一件事情,都一定有他的理由。对你看不惯的方面,你不要过多地批评、指责和抱怨,更不要当面顶撞或争论,而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必要时给予领导适度的恭维。

说话是一门艺术,和领导说话更是需要把握分寸。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说好话呢?这里有几个需要把握的技巧:

1.不该说的话不说。(1)既定的事实别说。领导决定的事情就不要再去做任何评价。做决定是领导的事情,我们首先要认清楚自己的职位,不要给出超越自己权利以外的建议和想法,否则受到伤害的会是你自己。无论这些建议和想法对公司有多大的好处,都要学会不说的原则。然而,在公司确定最后的决策之前,最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因为这是你的职责。(2)正在做的事不要说。这就是说,如果上司是错的,那就让他错到底,最后他会来总结和检讨前面的工作的。通常,上司每天都要做很多决策,即使最优秀的上司也不能保证所有决策的正确性,正确的决策只占总数的70%。(3)发生过的事不要再提。这是说我们在追究责任时,只能够采用适度的原则。要记住:不是任何事情都要追究到最后的责任人。有些小事情,如果过分地追究责任,会严重伤害对方的面子,这样一来,以后的事情就不好做了。不过这个原则主要是针对一些聪明人而提出的,因为你不追究,这些聪明人也知道自己错了,双方都心知肚明。然而对于一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还需要经常旁敲侧击一下,要追究责任到人,否则对方不能得到提高。

2.遇到好坏事情怎么说。(1)好事情用新闻方式传播。我们中国人不太善于赞美别人,而是习惯把对别人的赞美埋在心里,总是习惯采用批评来帮助别人进步,其实这个想法不科学,因为赞美远比批评带给别人的进步要大。所以,别人一旦有了好做法、好想法就要学会适度赞美,要夸奖,只有这样才有完美的人际关系,才会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2)坏事情要先说结果。先讲坏事情的结果,这样就有了沟通的底线,剩下的时间也可以用来沟通怎样解决遇到的难题。

3.不确定的话怎么说。许多时候,我们说话不是要明确什么观点,而只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去试探别人的态度。这样的说话技巧最好采用“放话”。通过放话,可以有效地试探对方的反应,这样自己做出的决策才比较适当,同时,也可以显示自己的英明决策和英雄气概。通常,在政界用这个办法的很多。在政界,人们通常采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试探别人的态度。

4.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里主要说的是业务员与不同公司的高层领导人对话的策略,归结起来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说胡话。

有经验的人都很清楚,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时机,说话的方式也会大不一样。事实上,很多沟通技巧都需要综合地运用,如先听后说,要以对方为中心等。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背景不同、经验不同。因此对沟通技巧的认识和掌握也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