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交尴尬者的非社交乐趣

社交尴尬者的非社交乐趣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直不能相信世上竟有这样的变态,以这般折磨人为乐趣。当社交尴尬的人将自己的聚光灯视角投向感兴趣的领域时,会变得极为专注。虽然也有尴尬者会染上这些恶习,但绝大多数尴尬者更常见的表现是那些非社交性的沉醉。为了维持自己的注意力,尴尬者通常会下意识地发出一些“别打扰我”的社交信号,在别人看来,这显然是在表达他们不感兴趣或是懒得理你。

社交尴尬者的非社交乐趣

在了解Z先生的童年经历之前,每去他那里补一次课,我心中的怨愤就累积一分。我发现与他有关的一切琐碎事情都很容易激怒我,每一桩每一件都成了诅咒他终有一天得到报应的证据。当他在黑板上解答化学题时,我心里总是满腔怒火,因为他总是忍不住会咧着嘴笑,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他居然笑得出来!简直不能相信世上竟有这样的变态,以这般折磨人为乐趣。

远在Z先生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一枚呆瓜之前,我们就私下怀疑他是个很尴尬的人。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他在解化学题时,总是没法隐藏那不由自主就露出来的笑容。当社交尴尬的人将自己的聚光灯视角投向感兴趣的领域时,会变得极为专注。若你去观察一个没有注意到有人在看自己的社交尴尬者,比如酷爱阅读的人正在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演奏爱好者正在练习小提琴,你会看到他们陶醉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中时那孩童般的快乐。

当尴尬者专注而高效地投入到一些事情当中时,他们就进入到了心理学家米哈尔·奇凯岑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称之为“心流”(flow)的体验当中,这是一种类似于“巅峰体验”或叫“无比激动”的状态。处于心流状态的赛跑运动员能在别人步履沉重时毫不费力地跑完25英里[1],芭蕾舞者能以非凡的力量和优雅身姿流畅地做完最为复杂的动作。事后有人问起他们当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他们会说“什么也没想”。当人们处在心流状态,他们未必会一直想着眼下事情的各个环节是什么,或是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他们只是凭借本能或是心中的冲动去做。

当人们想到那些凭冲动做事或是本我过于活跃的人时,他们心中的原型往往是某个嗜酒如命、性行为随便、吸毒溜冰的摇滚明星。虽然也有尴尬者会染上这些恶习,但绝大多数尴尬者更常见的表现是那些非社交性的沉醉。他们可能打电子游戏打到手肿起泡,读神话传说读到东方泛白,或者窝在地下车库里鼓捣一个别人搞不清名堂的小发明直到天昏地暗。

一如那些对尼古丁和酒精天生上瘾的人必须得抽几支、喝几杯才会觉得过瘾一样,社交尴尬的人们从对非社交兴趣的高度投入中获得异常强烈的愉悦感。这种兴趣的固着带来了机会成本的损失,那就是他们本该花在重要社交期待上的精力被过多占用了。(www.xing528.com)

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那种脑子里有好多事情要想的感觉,这样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给需要的人以全身心的关注。当社交尴尬的孩子在忙着做一件事情或是酝酿一个想法时,他最大的冲动就是继续保持专注于当前任务。如果他人这个时候发起一个会话,社交尴尬的人们是无法及时地将关注点切换到回应别人的社交模式中去的。这种切换困难意味着,与不尴尬的人们相比,他们希望保持大脑当前正全力投入的活动或思绪不被打断的冲动要更为强烈。为了维持自己的注意力,尴尬者通常会下意识地发出一些“别打扰我”的社交信号,在别人看来,这显然是在表达他们不感兴趣或是懒得理你。这会让那些出于好意想主动结交他们的人感到被伤害和被冒犯,当然人家有充分的理由那么认为。

家长看到自己社交尴尬的孩子居然这么冷酷地对待别人的好意,会对他们的行为感到震惊,然后想方设法地去矫正他们,但其实这只是社交尴尬儿童无法控制自己冲动的众多例证之一罢了。尴尬儿童的冲动性还体现在别的很多方面,从纠正别人的语法错误到直言不讳地指出别人身上那些其实无伤大雅的缺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社交尴尬的儿童常常显得过于生硬,在他们眼中,社交情境往往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而不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他们无法心知肚明地忽略掉某些东西,或者曲折委婉地表达对敏感话题的意见。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直接对青春期的保姆说你脸上长满了痘痘,以及在圣餐会上告诉牧师,妈妈喜欢用大号的杯子喝酒。有些评价虽然客观,但可能会让人不舒服甚至会惹上麻烦,不尴尬的儿童能很快意识到这些,但尴尬儿童就会慢很多,对他们来说,他们只不过是说了实话而已。

当然,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社交尴尬儿童难以自如地掌握社交礼仪,就发给他们不用遵守常规礼仪的特赦通行证,父母也不能指望人们对自己的孩子降低要求,网开一面。父母能做的最有用的事情就是让孩子自行去承受社交失误带来的自然后果,然后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此次社交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才能让下一次的互动效果更好。如果尴尬儿童学不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按照常规的社会期待去行事,那么随着年岁渐长,他们势必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些之前对孩子保护过度的父母必须狠心把孩子推出去,让他们学会直面各种复杂情境,学会约束自己过于生硬和尖刻的言行。

在倍感受挫的时候,父母可能会忍不住想要告诫自己的尴尬孩子:“学会自制!”但是对于这种期望,表达上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