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夹皮沟金矿:黄金第一镇

中国夹皮沟金矿:黄金第一镇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治、光绪年间,夹皮沟黄金日产量达500余两。到了1949年,夹皮沟金矿才回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国家建立了夹皮沟黄金矿业总公司,从那以后,每年夹皮沟的黄金产量都在1吨以上,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开采出近100吨黄金。夹皮沟金矿床,有工业矿体13条。夹皮沟金矿的成矿年代,一直是地质界争论的问题之一。而位于北西向构造带上盘的有:大线沟金矿、三道岔金矿、四道岔金矿、夹皮沟金矿、八家子金矿。

中国夹皮沟金矿:黄金第一镇

夹皮沟镇位于桦甸之东的崇山密林之中,在这里除了镇子以外,全是大山,早年几乎没有耕地。千余年前,在唐、宋时期就有采金记载。人们是从溪河中发现有金灿灿的黄金颗粒开始的。

1840年发现苇沙河头道岔矿脉,脉长90米,厚1米,含金12.25—36.75克/吨。

1845年发现北山官井子矿脉,脉厚4—5米,长1000余米,每吨矿石含金20—30克。

同治、光绪年间,夹皮沟黄金日产量达500余两。据传:鼎盛时期,一年可采黄金6万两(折合黄金1875千克)。

年产3700斤黄金,每一吨矿石中可以粉出36克金粉,这个矿该有多富,令人惊叹!足以吸引当年的哥伦布不去发现新大陆,而舍舟登岸,深入华夏东北中心。

当年矿工在淘洗沙金时,曾发现一块重达300两的天然金块,是矿区最大的单体自然金。300两是什么概念?以16两老秤为一斤计是18市斤的大金块,也就是9375克,重9公斤的金子

在过去100多年间,有当时本地旺族开采的矿井,也有贪婪的俄国人日本人开采的矿井,俄、日侵略者分别从桦甸掠走了巨量黄金。

到了1949年,夹皮沟金矿才回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国家建立了夹皮沟黄金矿业总公司,从那以后,每年夹皮沟的黄金产量都在1吨以上,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开采出近100吨黄金。100吨是什么概念?按黄金市场价相当于人民币330亿元,造一艘中型航空母舰大约需350亿元。

地质构造单元上,夹皮沟金矿处于中朝古陆东北缘,辉发河深大断裂带东南侧,周围地层是太古宙—元古代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北西西向的夹皮沟—大石砬子构造带控制着矿田内各矿床的分布。该矿带长50千米,宽1—3千米。矿石类型有含金黄铁矿型、含金黄铜矿型和含金多金属型三种。含金矿物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少量碲金矿、银金矿等。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复脉带、脉状等,大小不一。矿脉长100—700米,延伸200—600多米,厚0.5—17米。矿脉有分支复合、膨缩现象。

矿化类型含金石英脉、含金硅化带、含金断裂带。含金石英脉隐藏于地下是盲矿体,常沿片理化带充填,脉的旁侧常有线型蚀变。矿化具有多期性,以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最发育。

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乳滴状、胶状、压碎和交代状。矿石构造有条带状、网脉状、块状、浸染状和角砾状。多数自然金呈包裹体赋存于黄铁矿或石英中,少数在黄铜矿、方铅矿、磁黄铁矿之中,呈裂隙与间隙金出现。黄铁矿中的自然金粒径较大,在24.5微米左右;石英中金粒在12.3微米左右。

夹皮沟金矿床,有工业矿体13条。自东南夹皮沟起—至西北大石砬子止,长约50千米宽1—3千米的成矿带上有7个大矿床。这个区间已经向人类贡献出150吨黄金。

长度大于500米,延深大于600米的矿脉有两条,即新6号脉、新3号脉,各脉平均品位2.26—6.8克/吨。一吨矿石中能提选出6.8克的金可以做一枚厚重的男式戒指。

图95 桦甸大庙子—夹皮沟金矿

双圈正号点代表叠加型金矿床、单圈正号点表示金矿床

三道岔金矿床:为大型矿床,矿带长约2000米,延深800米,宽在100米以上。共6条矿脉,延深大于400米的有3条(即5、2、1号脉),走向200米的有两条(即1、2号脉),厚度最大为18.92米(2号),一般厚度为0.6—2.5米,最高品位203克/吨,平均品位12—15克/吨,探明矿量为124万吨,金属量15吨以上。

八家子矿脉:工业矿体共6条,以3号和5号脉为主,品位在20克/吨以上。矿体埋藏深,单脉长50—150米,最长240米,最大延深450米,厚度0.3—2.5米,最厚3.5米。

四道岔矿床:工业矿体共6条,主要是8号脉,走向长51米,品位高达40克/吨以上,矿石可选性好,实收率可达90%以上。

板庙子金矿床:由28个工业矿体组成,其中25个盲矿体,最长2500米,最大延深600米,宽20米。单个矿体最长320米,最短18米,一般50—200米,最大延深240米,水平厚度最大7米,最小0.05米,一般0.2—1米,品位在4—20克/吨,有的达40—100克/吨,最高达281.3克/吨,平均品位为20.5克/吨。

王家店金矿点100米以上矿体有44条。

夹皮沟金矿的成矿年代,一直是地质界争论的问题之一。

如果,这个金窝窝是早期太古宙绿岩带,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形成的“矿源层”,距今至少26亿年。据最新研究成果,侏罗纪成矿也有1.3亿年。

李俊健认为夹皮沟金矿田是赋存于太古代绿岩带中的金矿床,即年龄大于2500Ma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区域变质为绿片岩相中的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主成矿时代2469—2475Ma年。至1800—2000Ma后期岩脉,只产生矿化叠加作用,至中生代272—130Ma又是多期叠加。因为岩脉新鲜,岩脉中有矿脉及围岩捕虏体,不能把岩脉年龄混同矿脉年龄。

李碧乐、陈广俊、宋宗维在《世界地质》上公布了他们取自成矿岩体的同位素测年结果为170—160Ma,即太平洋板块俯冲欧亚大陆,导致敦密断裂左旋平移活动期。

沈远超、曾庆栋测出含矿石英碎屑为102Ma,认为成矿期为早二叠纪—晚侏罗纪。并指出板庙子金矿、北沟金矿、二道沟金矿,成矿带都位于北西向构造带上。

而位于北西向构造带上盘的有:大线沟金矿、三道岔金矿、四道岔金矿、夹皮沟金矿、八家子金矿。

这么多矿床都分布在一个构造方向上,说明成矿时间的同一性和相关性。夹皮沟北侧,燕山花岗岩规模大而集中,总体呈北西分布。证明成矿相关、时间一致。

穷棒子沟金矿:产于二长岩、二长花岗岩中。某些含金石英脉直接赋存在脉岩的裂隙中或岩脉的上下盘,二者受同一组断裂构造控制。相邻区的海沟金矿产于中生代二长花岗岩海沟杂岩体中,可作为成矿时间的佐证。

板庙子金矿床矿脉赋存于闪斜煌斑岩中,矿脉中发育有煌斑岩角砾,有的岩脉本身含金而构成工业矿体,矿脉与岩脉的空间关系表明二者在形成时间上接近。

板庙子金矿化区岩脉同位素年龄值(用K—Ar法测定)

书者觉得和世界金矿对比,参照美国霍姆斯塔克老金矿、科多拉多州的森特拉尔、阿拉斯加州的比诺绿岩金矿,以及南非绿岩带289个金矿床、津巴布韦绿岩297个金矿床是可以的,但不要受其制约。夹皮沟绿岩带是否和上述矿床一致应慎重考虑。(www.xing528.com)

板庙子金矿数据可信,所以书者将夹皮沟金矿成矿年代放在中生代。

大自然为吉林人储备如此丰厚的资源,天佑吉林,但愿千万桑梓,能享受其恩泽

☆沙金是怎样形成的?

远在1820年夹皮沟开始采沙金,成吨的黄金是从发现沙金开始。

地壳岩石风化速度为0.26350—0.26882毫米/年和0.37549—0.3830毫米/年,虽然每年才风蚀0.38毫米,但是地质历史是亿万年,其切割深度,就相当可观了。只要岩体隆升至地表,大自然这把刮刀甚至能把掩藏在盖层下几千米的矿藏剥露出来。

岩金富集地带露出地面后,经过1.3亿—26亿年大自然的变迁与剥蚀,受地面的热胀冷缩、冰劈、层裂和盐分结晶等作用,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以至完全碎裂变沙土。金的性质稳定,从不生成氧化物、硫化物,岩石破碎后被解离为单体,以金粒、金片、金末形态离散出来。离矿源近的坡积矿,残积金矿床,再受雨水、溪流、河水的冲刷作用,便会滚入河中,金的比重大,金粒随着河水流速的减弱便沉积于河床静水地带的砂砾层中。

砂金矿的分布与岩金矿区相吻合。换言之,大部分岩金矿区就是砂金矿的分布区。就桦甸夹皮沟而言,河的上游含金富,金粒粗,越到下游则金粒越细且多呈片状。

现代河谷冲积沙金分布于原生金矿带上。现已探明的沙金矿床有夹皮沟河谷沙金矿床、苇沙河沙金矿床、板庙子河谷沙金矿床、金银别河沙金矿床、辉发河水系沙金谷段、木其河沙金矿床、金厂沟沙金矿床等10处。

冲积沙金矿产于河谷冲积物内,其中砾石多,砂粒次之,泥质则很少。含金层位于冲积物下部,砂砾层的底部,靠近岩石顶面处。

与采金人把酒言欢,他讲述沙金富集位置,细细琢磨酒后真言比大学老师讲得还好。

1.在两支山脉聚合,狭窄河谷钳形出口处,“关门嘴子”上方的河谷内有矿。河流出山迎面碰山的河谷转弯处,河水流速显著变缓地段有矿;主支河流汇合的旁侧,河床中大障碍物体的前方有矿;要选择河流改变流向(转弯)的内侧部位,河床底板的岩石不出露,河谷处于堆积段,当泥(黏土)、砂和砾石都有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沙金,三者缺一时效果不好。

2.长度在3千米以下的小谷、小沟。在出口处常有沙金富集;若是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大沟,大的河谷中发现了沙金矿,那么在其上游的某些支谷里,也能找到沙金矿;反之,如支谷有沙金矿,在主谷里也可能有沙金矿存在;长度3—10千米,不大不小中沟,主要成矿在本谷内。

3.“金出阴坡”。据寒冻地区经验,冲积沙金矿,特别是阶地矿,多分布于河谷阴坡一侧。即东西走向的河谷,在河谷南侧谷坡的阶地上沙金矿多,而在北侧很少;对南北走向的河谷,金矿多分自于西侧阶地上,东侧成矿很少。

☆夹皮沟矿史

咸丰至光绪年间,夹皮沟金矿是东北地区采金业的中心。自1845年夹皮沟北山发现岩金大矿脉后,逐步形成了若干个采金小矿主的“山头”。但是采金人无法抵制官府的横征暴敛和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

韩宪宗,在1825年前后从山东来到了九台县沐石河镇定居。逐渐长大的他,成了一名赌徒。1833年,他因债台高筑无力偿还,便离家出走,来到桦甸投入夹皮沟金矿。当时夹皮沟,以梁才为首的一伙黑恶势力,在沟中勒索采金人,收保护费,“恣意横蛮,择肥鱼肉,矿工患之”。韩宪宗联合十余个人,结为把兄弟,施展计谋,经过一番准备,发动突然袭击。梁才被打得丢盔卸甲,率领十余人出逃。

韩将分散采金的矿工统一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建立起一个旨在劳动谋生的流民团体。对团体成员施行约定俗成的法规,同时保护病残孤寡。采金若无收获,“大头目养之,但无报酬”;“团体成员被官府逮捕,大头目负责保护其家属”;民事纠纷“裁判权专属于政厅,而死刑之宣告由韩氏决定”。

韩宪宗,为人行侠仗义,凭借丰富的黄金资源,迅速发展势力,将分散的金工组织起来联合生产,建立了护矿自卫武装。附近的盗匪闻风丧胆,不敢抢金。由于他能保护金工的利益,所以这一带金工日聚,产量日丰,商贾日转,夹皮沟之金场随之名闻四野。从此,夹皮沟繁荣起来,金工达4万余人。

1854年,他42岁时被推举为金场“当家的”,成立大团,自称统领,人称“韩边外”。因其“处乱世、用重典”,其统辖范围内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景象。他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包括今天的桦甸东半部和安图、靖宇、抚松、敦化、蛟河的一部分。当时韩家有私人武装,号称乡勇三千,共分3个队,头目称“总管”,分驻3个地方。几乎是一个晚清朝廷鞭长莫及的独立王国。清政府不得不采取招抚的政策。

1865年,“韩边外”率乡勇“二三百数帮助官兵协力剿捕马匪”,勇敢效死,立下功劳,被清政府奖赏“六品军功”,“又恩给桦树林子,木其河一带闲荒数百垧”。这时,桦甸、磐石还没设县,伐木工人、农民、猎民、采山参的从四面八方纷纷来自愿归顺,以取得保护。

当时,在夹皮沟,挖金的拥有大小金股数十处,黄金日产量达500多两,整个夹皮沟鼎盛时期,一年可采黄金6万两,采金工人多达四五万。其头目都被封为“总办”。总办之下设若干“小把总”。金工以数人、十数人,或数十人为一生产单位,在把总的率领下进行生产。按规定,各金股都得向“韩边外”缴纳“提成税”,数目不等。

附近垦荒、伐木、狩猎、采参者也都要纳“提成税”。捕虎、猎鹿、种参、采药、烧锅等均按值收税,伐木者每百棵抽一。这些规定,都制成布告,并加盖上“韩边外”大印,张贴上街。这样,“韩边外”便成了夹皮沟的最高主宰者、山中的“土皇帝”。

当时,他统治的地方还有内部流通的货币,称为“金砂”。是用双抄毛头纸,折成长一寸、宽五分的纸包,纸包内包装金砂,纸包外写明几分几厘,再加盖上刻有“韩边外”三个大字的红印。人们都说这钱实,是真钱。清末的货币在“韩边外”境内不能使用,老百姓“只知有韩,不知有清”。

1862年(同治元年),整个吉林省入籍在册人口总计为33万,而聚集在夹皮沟及其附近的流民达5万人之多,其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此时国际上金价飙升,“约金一两可易白银三十两左右。”“韩边外”手中财力暴增。物质是第一性的,有了金锭,便有了枪弹,有了兵丁,有了粮饷也有了战马。但是“韩边外”没有对外扩张的远大理想。

中日甲午战争时,其子韩登举年仅24岁,曾率猎户1500人应召抗日,自任管带,在辽南与日军鏖战多日,屡挫日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同时,沙俄乘势入侵吉林直奔金矿而来。当时的吉林将军投降。韩登举公然违令,率部与北极熊在蚂蚁岭激战,虽被俄军大炮击败,却和俄军相持,拒不投降。

1902年至1905年,日、俄轮番对夹皮沟一带金矿进行疯狂掠夺。韩家的采金事业渐被日、俄所代替。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出卖包括夹皮沟在内的中国九大金矿。日本进行掠夺性开采,掠走黄金数吨。

大自然安排好了给吉林人的宝藏,使得这片深山莽原,以它自己的方式,书写历史,熠熠生辉。尽管有缺憾不尽人意,但它毕竟是吉林史,桦甸的金矿史,没有理由忘记它。

1949年后,新一代的地质工作投入,通过勘查,先后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小型金矿5处,圈定了夹皮沟金矿田。现在最深开采深度已达1320米,属全国黄金矿山竖井深度之最,深井开采技术领先国内黄金行业。

目前,域内的大小金矿已达30余家,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城。拥有职工3397人,下设5个生产分矿、1座选冶厂、1座黄金精炼厂、1个尾矿开发公司、4个资源开发公司。日综合处理能力5700吨,选冶回收率达95%以上,年产黄金2吨,年精炼能力20吨,产品为1#、2#标准金锭。

自1949年至2013年,夹皮沟金矿已累计产金80多吨,2008年末统计保有地质储量7.91吨,每年新增地质储量2.5吨左右,据对夹皮沟区地质构造研究和成矿理论分析,预测潜在地质储量400—500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