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个小孩对太阳距离的理解及争辩原因

两个小孩对太阳距离的理解及争辩原因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①,问其故。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本文讲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就“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展开争辩的故事。2.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两个小孩对太阳距离的理解及争辩原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本文出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书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期优秀的寓言故事和民间故事。

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清静无为,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①辩斗:辩论,争论。②以:以为,认为。③去:距离。④日中:正午。⑤及:到,至。⑥盘盂: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⑦为:是。⑧沧沧凉凉:清凉,略带寒意。沧沧,阴凉的样子。⑨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⑩决:决断,判定,判断。⑪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知,同“智”,智慧。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却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www.xing528.com)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时候就感觉热,而远的时候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本文讲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就“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展开争辩的故事。他们分别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所得和感觉到的,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孩子认为早晨太阳离人近,中午太阳离人远,因为早晨的太阳大,中午的太阳小;另一个孩子认为早晨太阳离人远,中午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太阳升起时,感觉比较凉爽,到了中午就感觉很热。两个孩子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有理,就连孔子这样学识渊博的人也判断不出谁对谁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平时注意观察、用心体会、勤于思考、大胆猜测,就算是孩子也会有了不起的发现。有时孩子知道的并不比大人少,甚至不亚于大学问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问是无止境的,就连知识渊博的孔子也有答不出的问题。

列子心胸宽广,无论贫穷还是富裕,他始终初心不改;无论受宠还是受辱,他都不放在心上。

列子家里很穷,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由于营养不良,列子看上去面黄肌瘦的。有人劝郑国的宰相子阳帮助列子改善一下生活,让天下人知道当朝宰相是欣赏有才能的人的。后来,子阳送来了十车粮食给列子。列子连连感谢子阳,但却没有收下一粒粮食。妻子责怪列子:“我听说有办法的人,是能让自己的妻子、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快乐生活的。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来粮食,你却不要,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列子笑了笑,说:“子阳不是真的欣赏我,他是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的。以后,他也会听了别人的话定我的罪,所以我不能收他的粮食。”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他的部下很多被杀,还有很多人受到株连,然而列子却毫发无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两小儿斗。(________)

(2)我以日始出时人近。(________)

(3)及其日中如探。(________)

(4)孔子不能也。(________)

2.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