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性贫血:产生原因及机理解析

运动性贫血:产生原因及机理解析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二十年来运动性贫血的问题引起国内外一些学者们的关注。运动性贫血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如果生理负担量过大,则可导致贫血,这种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由于缺铁也会使运动员出现贫血,由于缺铁而引起的贫血现象称为缺铁性贫血。

运动性贫血:产生原因及机理解析

什么是运动贫血?是怎样产生的?

通常男性红细胞低于4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低于12克%,女性红细胞低于3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低于10.5克%,即可诊断为贫血。贫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综合症状。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往往伴有贫血。即贫血的种类可分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运动性贫血等。

近二十年来运动性贫血的问题引起国内外一些学者们的关注。许多实验观察表明剧烈运动将引起人、狗和大白鼠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减少,日本学者吉村寿仁首先发现,他将这种由于运动引起红细胞减少称为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如果生理负担量过大,则可导致贫血,这种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从发病率来看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小的运动员高于年龄大的。(www.xing528.com)

运动性贫血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贫血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1)红细胞的破坏增多,它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由于运动时血流速度加快使红细胞与血管壁,红细胞之间的碰撞增多引起红细胞破裂。其二是由于运动时脾脏收缩,由脾释放溶血卵磷脂能使红细胞膜的脆性增加膜的抵抗力减弱使一些尚未衰老的红细胞提前“退役”。(2)运动时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食物中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就会产生贫血现象。所以有人主张运动员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入2克蛋白质。(3)由于缺铁也会使运动员出现贫血,由于缺铁而引起的贫血现象称为缺铁性贫血。实验表明运动员除了蛋白质不可缺乏外还应该补充适量的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