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弧产生及维持机理剖析

电弧产生及维持机理剖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弧实际上是气体微观粒子在某些诱导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强烈的游离,产生很多带电质点,使该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通状态的过程。新的自由电子又在电场中做加速运动,去碰撞另外的中性粒子,产生新的碰撞游离过程。图2-2碰撞游离过程3.热游离维持电弧触头间隙在发生碰撞游离后便形成电弧,产生高温。

电弧产生及维持机理剖析

电弧实际上是气体微观粒子在某些诱导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强烈的游离,产生很多带电质点,使该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通状态的过程。电弧之所以成为导电通道,是因为电弧内存在很多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弧。

总的来说,电弧的形成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自由电子的产生

触头断开的瞬间,阴极通过热电子发射或强电场发射,产生数目不多的自由电子。触头刚刚分开时,触头间的压力和面积会不断减小,使接触电阻迅速增大,剧烈发热。高温使电子获得动能,可能被发射出来,成为自由电子,这种现象称为热电子发射。另外,触头分离时,因为触头间隙很小,会形成强度很高的电场,当电场强度超过30V/m时,阴极触头表面附近的电子就有可能在该电场的作用下被拉出来,成为自由电子。

2.碰撞游离形成电弧

从阴极触头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自由电子会不断与触头间隙中的气体粒子撞击,如果电场足够强,自由电子的动能就会足够大,碰撞时就有可能将中性原子外层轨道上的电子撞击出来,成为新的自由电子,失去自由电子的粒子带正电,称为正离子。此过程称为碰撞游离。新的自由电子又在电场中做加速运动,去碰撞另外的中性粒子,产生新的碰撞游离过程。由此可见,碰撞游离会不断进行和加剧,带电质点会大量增加,雪崩式地进行着,发展成为“电子崩”,在极短促的时间内,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出现,在触头间隙形成电弧。碰撞游离过程如图2-2所示。

图2-2 碰撞游离过程(www.xing528.com)

3.热游离维持电弧

触头间隙在发生碰撞游离后便形成电弧,产生高温。当温度升高时,气体中粒子的运动速度也会增大,这可能使原子外层轨道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力(吸引力)成为自由电子,这种游离方式称为热游离。气体温度越高,粒子运动速度越大,热游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而供维持电弧稳定燃烧。

综上所述,由于热电子发射或强电场发射在触头间隙中产生少量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与中性分子发生碰撞游离并产生大量带电粒子,从而形成气体导电,即产生电弧。电弧一旦产生,将由热游离作用来维持电弧燃烧。

电弧的形成过程

电弧的形成过程可扫码观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